变物性二维梯度板热弹性行为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功能梯度结构在热/机载下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加热、冷却下变物性2D-FGM平面热弹性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以连续介质力学为理论基础,推导出了变物性FGM平面热弹性力学问题的控制方程,通过分别应用经典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建立起变物性FGM平面热传导问题和热应力问题的变分定理,并导出有限元基本方程。选取变物性Al1100/Ti-6Al-4V/ZrO2FGM、常物性Al1100/Ti-6Al-4V/ZrO2FGM以及变物性Ti-6Al-4V/ZrO2FGM三种主要研究模型,依据Kerner细观力学模型给出它们的物性参数。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有限元基本方程,使用FORTRAN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了平面网格自动划分程序和变物性FGM平面热弹性有限元计算程序,并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得到简化后的解析结果,与有限元程序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应用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计算,首次获得了加热、冷却边界下变物性2D-FGM平面区域的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规律。  变物性2D-FGM热传导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组分形状分布系数mx和my的增大能迅速提升变物性Al1100/Ti-6Al-4V/ZrO2FGM的导热能力,加热时my从0.05增加到10.0导致结构内部最低等温线值提高了62%,冷却时降低了29.5%;孔隙率控制参数Ax和Ay的变化可使2D-FGM温度场分布产生明显变形,Ay的增大使得等温线表现出一种纵向化趋势;常物性加热、冷却温度分布与变物性时相比等温线数值改变不大,但同值等温线分布位置却有所不同。  变物性2D-FGM热应力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加热、冷却时mx和my对FGM结构等应力线分布数值和形状影响颇大,加热时结构下边界中间位置热应力最大绝对值由my=0.05时的240MPa增加到my=10.0时的720MPa,增长幅度达200%;随Ax和Ay的增大,变物性2D-FGM的热应力分布整体上呈降低趋势;常物性时2D-FGM结构与变物性时相比,在热应力曲线分布形状和等应力线数值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冷却时变物性结构上半部两个应力聚集区最外部等应力线数值分别为240MPa和260MPa,在常物性时为100MPa和120MPa,应力值降低非常明显。  因此,选择适合的参数可满足该材料及结构在设计和应用中减小热应力的需要,该数值解可作为检验其他精确解的参考。
其他文献
组成结构系统的各构件的可靠度称为结构系统中的构件可靠度,简称为结构中构件可靠度。本文主要研究结构中的构件功能函数不能够表示为影响单元功能的基本随机变量的显式函数时
对数值相对论中涉及的一些典型的算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是由一组极其复杂的、相互耦合的、非线性的双曲或椭圆偏微分方程决定的.由于大规模并行计算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知识理论体系的核心,包括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性,人文性,承传性
严寒地区沿海混凝土结构一般受冻融与氯盐同时作用,盐冻环境下的冻融损伤严重影响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会极大降低混凝土结构安全性,缩短其服役年限。本文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和掺合料掺量两种因素的影响,试验研究了盐冻环境下的高掺合料C60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丰富和完善了冻融损伤混凝土本构关系理论,为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制作混凝
学位
本文从天津滨海轨道交通B1线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环境水对混凝土及钢筋的腐蚀等方面展开研究,目的是为了研制出满足该工程耐久性及各项指标的高性能混凝土。依
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2009年提出了“装配式构造柱”技术并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本文针对已经提出的“装配式构造柱”技术,基于产业化的目的做出了一定的技术改进(优化后的预制
离子束是化学元素的离子经高能加速器加速后获得的放射线。离子注入生物效应的发现,为生物的遗传改良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将离子束应用于金霉素链霉菌的诱变选育,对于更深入地研
作为复杂的生命线工程,输电线路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合理、可靠的设计是确保线路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为此,针对设计所需的杆塔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较为系统且准确的可靠水准评估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众所周知,杆塔结构设计可视为以现行规范为依据、以工程设计人员为主体进行的创作活动。显然,由此获得的产品的可靠度既与现行规范有关,亦与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有关。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①对《架空送电线路杆塔
学位
荞麦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它起源于我国,在西北、东北、华北以及西南一带的高寒山区种植较多,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原料和药用植物,具有非常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现有的荞麦资源正逐渐减少;同时,我国特别是四川西南地区的荞麦研究工作起步晚、科研经费投入少,荞麦的基础研究如起源、演化和分类等几乎是空白;应用研究如组织培养、栽培技术也较少。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