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数十年的深入研究,飞行后立位耐力降低的机理迄今尚不完全了解。60年代以来,一贯注重从体液与血容量的调节、下肢静脉系统顺应性、心脏功能状态、以及心血管调节功能的改变等进行研究,并已取得重要进展。然而,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失重下动脉血管系统是否会发生“脱锻炼”变化,却被长期忽视。最近,对航天员立位心血管反应的分析,及使用腿套(thigh cuff)、下体负压训练等对抗失重影响的研究中,均已注意到下肢阻力血管及腹腔动脉系统的变化不容忽视。本研究拟对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系统的可塑性变化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①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中等大小动脉、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②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神经支配的改变;③模拟失重大鼠后肢肌肉小动脉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及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改变。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意义分述如下: 1.不同解剖部位中等大小动脉的结构重塑变化及其可逆性 为阐明模拟失重下,身体不同部位中等大小动脉血管的结构是否会由于适应局部血液动力学条件,而发生不同的重塑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可逆,用van Gieson-Orcein染色法观察了尾部悬吊4周(SUS-4)、悬吊4周后恢复1周(REC-1)、及对照(CON)大鼠后肢和头颈部中等大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