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与藏传佛教建筑声环境研究--基于山西省典型寺院的实例分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居环境是我们离不开的生活环境,关注于人本身并提升人所处环境中的声音品质是建筑声学环境研究永恒的基本诉求之一。作为物质文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重要对象的独立性强的“以寺养寺”运作机制下的汉传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其声学遗产是遗产建筑内所不可触摸与不可分离出来的重要层面。如今建筑声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向于平衡人们对历史建筑的整体感知与理解,是通过加入受各种能创造出人类体验的交叉关联因素所影响的声环境这一具体途径而实现的。
  然而社会大众对佛教寺院、祭祀型公园等建筑内的声环境普遍缺乏充足的认知,例如佛教寺院建筑内存在施工机械、人声等噪声烦扰,破坏着信众拜访、僧侣居住对寺院声舒适因素的体验需求,抑或在大雄宝殿或文殊大殿内僧侣诵经、演奏法器等佛事时大殿存在严重的声缺陷等声学问题也不为人知悉甚至被有意忽略。基于佛教在中国人居环境内无可替代的精神意义,本研究意在承续学科领域内的现有研究成果,探寻汉地佛教寺院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内的人群、声音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提升关注、解决佛教寺院等建筑声环境的实际问题并持续改善寺院人居环境的解决路径,力求对声学学科在理论与应用上探索有价值的边缘性扩展。
  通过延续对寺院、佛教文化祭祀型公园等建筑遗产内声音现状的关注,本文从新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声环境指标及参数,引入人的主观因素评价了寺院建筑声环境。在理论层面,拓宽建筑声学与建筑史学的研究范畴,借助物理软件应用于模拟及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声场,拓宽声学评价技术应用的思路;在实践层面,弥补汉传佛教传统寺院建筑保护工作在声环境参数及评价方面的缺失,完善了声学测量数据库并且为新寺院建筑的建设提供声学方面更为丰富的数据性参考。
  论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展开剖析论证,以研究论证的精确度与适用范围的广度,且达到日后拓展研究领域所必须的科学性与深度。搜集选取对象数据及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借助SPSS.21软件,寺院建筑外部声环境利用城市区域声学分析软件Cadnaa,殿内声环境分析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5.4版,最后得出寺院建筑内、外空间声环境研究结果。运用资料文献法查询以往文献,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用调查问卷法进行主观问卷调查,获得了被调查访客的基本信息以及心理声学评价;采用统计分析法与实验法展开客观声学测试,收集调研对象的声压级指标与声频等统计值,测量温湿度、距离、尺寸等物理值;结合声学模拟软件,利用模态分析法、数值分析法与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对不局限于结构本身的材料性质,线性与非线性的结构模型进行了射线声学声场模拟,分析了做佛事时大雄宝殿的声场特征,发现了基于佛殿结构的殿堂声的变化规律;依靠主观评价法阐释了游人对寺院、殿堂及祭祀文化公园的声偏好与受到的噪声烦扰,解释了寺院建筑内视觉与声觉因素的关系,以及评价了寺院建筑整体声舒适度、协调度等。
  研究选取了山西太原崇善寺大雄宝殿,五台山三大佛寺主殿(显通寺大雄宝殿,菩萨顶大雄宝殿,殊像寺大文殊殿),五台山白塔寺,晋祠公园与晋祠博物馆,北京雍和宫及妙应寺白塔等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几大建筑群体。因为这些佛教寺院建筑在汉地佛教体系中具备完整性与显著性,完整性体现了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建筑的代表性价值,防止了结果偏向于某些碎片化结论;而显著性则允许实验过程能够重复再现,同时能检验样本选取的随机模型偏差。通过对北京雍和宫与五台山的菩萨顶这两处藏传佛教寺院的声环境的对比,探索出视觉、建筑功能景观的“过渡”“高潮”的连接与声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同步性”,如塔院寺白塔处的Lmax超过了90dB,其同时是五台山视觉景观与声景地图上的制高点。研究了藏传佛教寺院内建筑空间形制、功能类型特点相似的两处节点发现山地藏传佛教寺院内的声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特征,与平地的地形中寺院声场具有显著的差异。研究得出几处大殿做佛事有各自的声学优势,例如崇善寺大雄宝殿内C80最高,音乐声的清晰度最好,菩萨顶大雄宝殿的T60最大,混响感最强烈;殿内诵念经文的同时演奏法器会将诵念的语言声严重染色,极大降低了殿内音效等等。本研究旨在揭示佛教建筑,特别是寺院殿内外空间的声环境特征,发现寺庙进行佛事时法力场声环境的影响因素,最终改善僧俗日常生活的声体验更创造理想的礼佛空间,探索物质文化遗产属性,提出相应的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声环境的保护策略与殿内声环境的改善方法并提倡继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黄土具有湿陷性,故不能直接作为工程土应用,必须对其加以技术处理,以满足不同工程的实际需求。改良黄土的强度与黄土地域边坡和公路路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息息相关。通过加入固化材料对其进行改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而且许多固化剂产品已经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当前阶段,我国对土壤固化剂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无机材料方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将水泥、硅微粉作为固化剂对黄土进行了加固,通过试验研究了改良土体强度特
学位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其碱度高且成分复杂。赤泥的堆积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赤泥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世界难题。煤系偏高岭土是以在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煤系高岭土为原料制成的。地聚合物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新型胶凝材料,以无定型铝硅酸盐为原料合成制备而得,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地聚合物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低碳环保等特点,因此受到了众多研
学位
盾构隧道施工会破坏隧道周围地层原有的平衡状态,造成隧道周围土体损失导致地表产生沉降。当建筑物与盾构隧道距离较近时,建筑物地基也会因下部及周围土体的沉降而沉降,导致建筑物上部结构倾斜甚至开裂等问题,这已成为盾构掘进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太原地区汾河漫滩地层这一特殊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邻近浅基础建筑物这一施工工况,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盾构隧道施工时邻近建筑物及其
学位
焊接空心球节点是网架结构常用的节点形式之一,该节点中钢管通常采用热轧的无缝钢管,而钢材在焊接、冶炼、轧制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冷却过程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可能出现较大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会直接影响结构和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抗应力腐蚀能力、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目前,型钢等金属材料的残余应力已被大量学者深入研究,但对于焊接空心球节点无缝钢管表面残余应力的研究较少。因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
学位
随着我国钢结构建筑的不断发展,与装配式钢结构配套的外墙板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虽然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外墙板,但其物理力学性能千差万别,且连接构造复杂,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却不多。本文采用新型建材泡沫陶瓷作为保温材料,复合不同结构面层研发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外墙板,进行墙板的试验研究与标准化设计,具体内容如下:1、进行泡沫陶瓷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以及SEM扫描、能谱仪检测等,测量其抗压、导
古建筑木结构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建筑通过预先加工好的木构件榫卯装配而成,千百年来历经大震而不坏,具有优秀的抗震性能。研究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机理和力学性能,对现存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现代建筑结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基于《营造法式》中的相关规定,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宋式七等材斗栱模型,以及梁柱节点分别为燕尾榫和十字箍头榫的两种单榀木构架模型,在三
防屈曲支撑具有优越、稳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可以有效地减轻RC主体框架结构构件在大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然而,目前RC框架抗震设计并未合理地考虑大震作用下支撑对结构的作用对子框架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RC子框架梁柱先于支撑发生剪切或弯剪破坏,从而丧失支撑的耗能减震效果。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对子框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撑附加轴力和附加弯矩以及节点开合效应。当采用传统节点板连接方法时,大震作用
焊接连接是钢结构构件连接的重要方式。焊接过程复杂,随机性高,涉及材料、力学、化学、电热学等多种学科。焊缝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工作性与安全性。焊接过程中,不均匀的温度场作用于焊接结构,其在冷却后会在结构内部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及焊接残余变形。这对钢结构的使用性能尤其是疲劳性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钢结构内部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分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7),研
学位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组合构件,具有承载力高、塑性韧性好、施工方便和抗火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地铁站等重要结构中。钢管混凝土一般作为重要结构的竖向受力构件,一旦失效容易引发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近年来随着火灾事故和恐怖袭击频发,结构构件在多灾害(火灾、撞击、爆炸等)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此,本文基于ABAQUS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柱在火灾、撞
H型钢柱被广泛地应用于框排架、门式刚架等结构中,由于此类构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易遭遇侧向冲击荷载作用。由于H型钢柱自重轻,截面开展,一旦遭受冲击,极有可能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因此,对其受到侧向冲击作用时动力响应与受冲击后竖向剩余承载力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以1.5m高HW100×100×6×8热轧H型钢柱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热轧H型钢柱在侧向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竖向剩余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