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克氏针茅草原群落的生态效应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ow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上,设置了22.5 hm2的放牧实验区。连续4年(2006年—2009年)每年用选定的50只2岁蒙古羊进行夏秋季分区轮牧实验。划定了4个不同放牧强度的实验小区和不放牧与自由放牧的对照区。全年的夏秋季放牧实验分为5个放牧周期,每期22天,共放牧110天。每期最后一天用样方法做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植物高度、株丛密度等测定。放牧期前后进行土壤取样及地下生物量取样,在实验室做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析,2009年进行了刈割实验和优势植物水分梯度控制的盆栽实验。结合植物生物量,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土壤结构,植物对水分的响应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相关的生态效应。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植物群落结构和种群格局的放牧影响。上述各项实验研究的结果既说明了植物与土壤等单项因素的影响,也表现出放牧的综合生态效应。重度放牧使得植物生物量下降,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增大、表层土壤粗粒化,速效性养分降低等。中度放牧使群落生物量表现出中度干扰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的效应,但对不同植物种群也有不尽相同的作用。建群种克氏针茅在中度放牧小区的生物量有增长趋势,并有时间上的累加效应;糙隐子草表现相反的变化,重度放牧小区的生物量增加,反映出群落退化演替过程中糙隐子草有取代克氏针茅的趋势。通过水分梯度实验发现丛生禾草针茅对水分胁迫的耐性高于根茎型禾草羊草,表明了针茅类植物对干旱半干旱区的高度适应性。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形成了结构不同的群落聚块生态格局,群落斑块的数量、面积、种群结构、植物多度、株丛冠幅、生物量等都形成了相应的梯度差异。不同放牧强度导致克氏针茅群落与种群斑块的不同破碎化程度和植物个体(株丛)小型化。在不放牧的对照小区内保持原有的克氏针茅群落斑块和羊草群落斑块,二者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之比、斑块的植物组成与生物量都比较稳定。本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植物群落斑块结构与种群格局的变化是草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拓殖与衰退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态演替的机制。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全球范围内绿色化学的兴起,研发环保效益好的新型钻井液添加剂受到油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选择具有来源广、无毒等特点的天然聚合糖SJ为原材料进行化学改性,并测定
(R)-邻氯扁桃酸((R)-2-Cl-MA)是制备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氯吡格雷的重要手性中间体。腈水解酶催化法水解邻氯扁桃腈(2-Cl-MN)制备(R)-2-Cl-MA有诸多优点:首先,2-Cl-MN在水相中能够自发消旋,使得两种构型的底物均能够转化为(R)-2-Cl-MA,使得理论产率能够达到100%;其次,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廉价易得,经济性强。这些优点促使其成为规模化制备(R)-2-Cl-MA的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一种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致死率的病毒性传染病,危害猪和野猪。猪瘟因其发病特点,给许多国家的养猪业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瘟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但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积累,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战役.经典诗文诵读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学生了解民族传
期刊
  本文以核磁共振T2 分布与压汞曲线之间的转换关系及传统的压汞曲线获取分形维方法为基础,推导出基于核磁共振T2 分布直接获取地层孔隙结构分形维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计
粘度和含氢指数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原油性质,对石油生产、提炼、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有影响.对于轻质油而言,原油粘度与弛豫时间呈线性关系,原油含氢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对于稠油而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等血管增殖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其中
孔隙介质主要特性之一就是异质性,所以,获得孔隙介质局部的结构和内部流体信息就非常重要.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可以有效表征样品异质性,获得样品的局部信息,这也就是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