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超细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苯胺是一种典型的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属于导电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电化学可逆性和掺杂机理的独特性等性能,是高科技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高性能高分子导电材料之一。近现代对聚苯胺复合膜结构,湿法和熔融法制备复合纤维的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多,而对静电纺聚苯胺超细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的探讨较少,因此在本文中尝试运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复合乳液,并直接用于静电纺丝,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本文通过乳液聚合的化学方法制备出具有一定黏度、聚苯胺颗粒在微米乃至纳米范围内的PANI/PVA复合乳液,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掺杂质子酸,聚乙烯醇为表面活性剂,使制备好的聚苯胺颗粒均匀分分散在乳液中。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掺杂质子酸浓度、聚合温度及氧化剂浓度三个参数对聚苯胺乳液聚合工艺的影响,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到:影响PANI导电性能的主次顺序依次是氧化剂、质子酸浓度、聚合温度;最佳摩尔比[DBSA]:[AN]:[APS]为1.03:1:1。以PANI/PVA复合乳液为纺丝液,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导电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并对影响纤维形貌、结构及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纺丝液中PANI的固含量、接受距离及纺丝电压等对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的性能均有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铝箔纸上的纤维形貌进行观察,纺丝液中PANI的固含量不仅影响纤维的直径还影响纤维的外观形态。当纺丝距离为14cm时,串珠结构基本消失,纤维直径增大,当纺丝距离为18cm时,纤维上PANI颗粒分布均匀且多,纤维形态和分布较稳定;随着纺丝电压的增加,超细复合纤维的直径增大到578nm,直径分布缩小到144nm。XRD测试数据显示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的聚集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ANI固含量的增加,对纤维结晶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纺丝电压的增加,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的结晶度先缓慢增加后急剧下降;接受距离在10-20cm逐渐增加,对应试样的结晶度变化比较大,当接受距离为18cm时,结晶度相对比较高;而PANI固含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能。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PANI/PVA复合材料进行循环伏安法测试,发现其电致变色行为表现在宏观上的主色变化是绿色—蓝色—黄色,低温下聚合制备的PANI/PVA复合膜的变色效果不及常温下的试样。从CV曲线来看,其氧化还原峰也没有常温下聚合的材料明显。对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毡以5mV/s、20mV/s、50mV/s、100mV/s不同扫描速率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发现实验组系列的曲线整体走向一致,氧化还原峰值基本消失,通过对PANI颗粒在PVA纤维中分布模型的构建,推断影响电致变色效果因素可能与PANI颗粒之间的距离以及纤维的方向性有关。由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毡构成的电致变色层厚度远小于人工制备的薄膜厚度,故超细复合纤维毡呈现出比较浅的色彩变化。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维多利亚兰B与微量亚硝酸根的亚硝化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推出8位单片机系列——PIC18F45J10/44J10/25J10/24J10,这四款产品采用28引脚封装,配备32KB闪存程序存储器。该系列器件内置模数转换器
本文对热方程外区域问题,应用边界积分与有限元耦合方法,给出了此法的理论分析:导出了耦合问题的变分形式,证明了耦合变分问题的适定性,且获得了逼近解的收敛性及误差估计。
针对当前水产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中存在目标菌分离难、检测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控分离的水产致病菌微流控检测方法。设计了具有自动进样、磁控分离
介绍一种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来设计CCD图像传感器驱动时序和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控制逻辑时序的方法;分析TC237B图像传感器和VSP2210CCD信号专用处理芯片的时序;结合状
期刊
【摘 要】本文阐明农村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阐述解决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矛盾的措施:从生活中挖掘物理知识,讨论物理现象;变“做题目”为“研物理”,适度延伸,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成长;突破资源限制,将现有资源进行再生或创造。  【关键词】农村高中 物理教学 矛盾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39-02  高中物理教学,时代性
技与道可以区分开来理解,但又不能完全割裂。在中国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技"与"道"是一对动态的概念:技法是伴随着"道"的审美趣味的不断发展而日臻成熟的,同样,正因为"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