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锯齿米虾色素沉积相关基因的发掘与证明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广泛分布于亚洲淡水水域,因其体色丰富多样,自2003年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观赏虾。但是其体色的分子遗传基础尚未知。在观赏中华锯齿米虾中,红、黄和透明3种纯色品系的体色遗传最稳定。因此,本文通过比较红、黄和透明3种纯色米虾皮肤组织的转录组,获得了大量体色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qPCR在纯色品系和琉璃虾中对重要候选基因进行验证。希望为揭示米虾体色遗传机制提供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一共获得了268,629,208个clean reads,经TRINITY软件拼接后获得45,434条Unigenes。Unigene的平均长度为837 bp,N50为1551 bp。与NCBI nr、Swiss-prot、KOG和Kegg数据库比对后,共有19,992条Unigenes获得注释。2.通过对3种纯色品系米虾皮肤转录组的基因表达量分析,共得到14,915个差异表达Unigene。核糖体蛋白基因、actin、calmodulin、EF1α和AK等基因可能通过色素迁移及色素体状态维持这一细胞学过程引起米虾体色差异。红色品系的鸟嘌呤合成通路高表达,表明米虾红色素的主要成分可能是蝶啶类色素。黄色品系没有显著高表达色素合成通路,但是甲壳蓝蛋白基因在黄色品系米虾中高表达,表明米虾黄色素可能与类胡萝卜素有关。3.通过与已知果蝇、家蚕和赤拟谷盗体色基因的比对发现了大量可能参与色素沉积的基因,其中包括黑色素、眼色素、蝶呤等合成酶系及其调节基因并从中筛选出25条与体色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获得25条候选基因在红、黄和透明3种纯色品系及在2种琉璃虾的表达模式。3种纯色品系的RT-qPCR结果与转录组RPKM值的高低趋势吻合。4.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表明,ebony、GC-I、SPR和XDH基因在米虾的复眼期幼体和仔虾阶段均有表达,而在无节幼体阶段没有检测到表达信号。在色素沉积过程中,米虾这4个基因可能具有与其昆虫的同源基因类似的作用。转录组获得这些数据为米虾体色相关基因的发掘和体色遗传机制的解析提供丰富的序列资源。
其他文献
值此第三次全国采矿学术会议隆重召开之际,与矿山资源开发有关的全国八个学(协)会系统的老专家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又欢聚一堂,交流科技工作经验,共商振兴矿业计策,这是我国
结直肠的位置在哪里rn结肠和直肠属于大肠的一部分.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排列酷似英文字母“M”.直肠共长约12~15厘米,上端与乙状结肠相连接,下端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