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利用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zdw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却陷入了困境。如何协调古村落的风貌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古村落保护的核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的古村落进行了尝试,最终发现发展旅游产业是最佳的选择,将古村落的传统风貌作为卖点,在保护的同时达到经济发展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国内大量学术研究与保护实例成果与经验的学习,结合北京地区古村落的特点与实际问题,对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利用的方法做了总结。在总结中,笔者将旅游学者建立的ASES模型引入古村落保护规划领域,使之有机融合进来,作为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利用的整体思路:通过发掘古村落的“原真性”(Authenticity)、以舞台化(Staged-ness)的手段进行保护与美化、通过旅游专项规划带给游客美好“体验”(Experience),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保护方法实施的“可持续”(Sustainability)。原真性是基础,舞台化、提供体验与可持续是手段,一起促进古村落保护目标的实现,四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完成上述四个要素的具体步骤包括:通过分析资料,深入掌握古村落的“原真性”要素信息,并利用计算文化价值量的方式评估古村落;通过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分区、景观修复及景观设计等保护规划手段,实现其“舞台化”;结合古村落的产业资源实际情况,通过SOWT分析等手段分析其特色并加以开发利用,为村落打造独特的旅游专项规划;,从解决资金筹备、协调利益分配、改善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给出建议,争取实现保护方法实施可持续。  文章最后一章以笔者亲自参与的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保护规划实例对上述方法加以实证:对水峪村的“原真性”进行综合归纳、在此基础上设计古村落保护规划、结合村落发展SWOT分析为其设计旅游专项规划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都是采用分散自建的模式,缺乏管理和控制,受到技术力量、建材质量和施工水平的限制,导致大量农村住房在安全性、卫生条件、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在
城镇空间的历史起源于居住空间.无论何时何地,居住空间都是城镇空间的主体.中国古代城镇居住空间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居住观念和空间物质形态,并产生了与之
一直以来建筑都是人们改造自然地重要活动之一。当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建筑的功能安排好后,建筑的形式成为人们的审美追求。因此建筑设计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学科,要综合灵感创作
事件在传统建筑学中的作用,通常是以“历史事件”的角色与纪念性建筑进行锚固,这也正是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所提的城市纪念物。然而在当代城市的发展中,纪念性已不再重要
当代建筑引入不规则曲线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参数化建筑成为了一股潮流。施工技术的发展也让很多形态复杂的建筑变的可能。在这种种非几何化的趋势中,有一
本文针对框架结构这一特定载体,以“结构关系”作为契入点并将其与空间构成联结,研究一种关于空间与结构的设计方法:结构法。研究首先将框架“结构关系”作为对象进行挖掘,以水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自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超过1500年历史,在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晋祠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态势,逐渐
城市轨道交通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破坏。高架轨道交通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对其防治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利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基于此背景,国内部分地区进行了“建设新
当世界进入21世纪的时候,设计行业早已打破原有的边界,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意识形态得到了空前的融合与交流,越来越多的设计要求推陈出新。而寻找属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符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