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人文艺术意涵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课题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多元领域相关论述归纳统 整出彼此的关联性(归纳法),再以多年的实务体验针对课题目标推论演译出中国 建筑现代化的途径(演译法)。 首先从孕育中国传统建筑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分析出中国人的思想、性 格、审美观、宇宙观及人生态度。再从中国艺术精神及艺术境界分析归纳出属于 中国人的境界美,在传统文学、艺术、音乐里得到印证。之后一章是由建筑来探 求左证中国人对环境及人文艺术的观点,传统建筑如何受人文思想艺术境界的影 响而产生中国特有的空间及形式。取用古代的经验运用于今日,现代建筑又将如 何做到「神似」而非仅是「形似」。 研究过传统的部份之后接着是现代建筑的分析,笔者因在台湾从事建筑师 行业二十几年,因此选择台湾部份做探讨,台湾现代建筑发展的历程也比大陆早 约三十年,这过程对整个中国也颇有参考研究的价值。这也就是论文第五章的内 容,由分析1945-2005年台湾近现代中国建筑的风格呈现到从中整理归类出台 湾建筑师体现传统的四个方式。尝试归纳推衍出中国建筑现代化应该具有的人文 艺术内涵及其如实呈现的外在形式。 最后一章主要是理论后的实践部份,因笔者于建筑师的生涯中,始终坚持在 设计中捕捉中国意象,无论是形式上或精神上的表现,希望能找到真正属于中国 的建筑风格。因此虽在大众房屋市场为满足一般人的崇洋心态而庸俗作品满街都 是的环境下,仍坚持设计生产现代中国风格的住宅别墅。汉景建设也就在这样的 环境下,坚持自己,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尽一份心力,二十年来我们盖了一系列 现代中国建筑。在这一章里把实践作品整理出案例分析及具体作法,同时也是个 人对现代中国建筑理念的一个清楚论述。 从各领域的相关著作理解中国人的特质。再考证中国传统建筑与当代尝试中 国意象的建筑,作进一步的文献及现况调查,最后,再尝试建立理论架构,来勾 勒中国建筑在现代化应该遵循那些原则,又该放弃那些偏差的观念与作法。从理 论的建立到实例的评析与示范,可以提供中国建筑业众多的计划与设计者进一步 的省思或依循,这也是学术研究最终的价值。
其他文献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住居是家庭生活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构成的变化——家庭的类型与组织——直接影响着居所的发展变化,所以对家庭的考察就
近郊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是普遍存在且分布较广的一类特殊地理单元,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能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同时,提供城市的休闲游憩活动场所。本研究以近郊风景区
住宅是生活的容器。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载体。我国现阶段大量发展的以住区生态与景观环境为依托的城市住宅建
中国城市自80年代开始进行城市经济改革,步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也以空前速度发展,并带来了城市空间形态及结构的剧烈变迁。尤其90年
学位
城市设计评价体系具有过程特性,是一个贯穿于城市设计全过程的动态循环体系。按城市设计的运行流程,评价体系可相应分为目标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及终极评价四个阶段,相互之
历史环境,是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沉淀而成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体现着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然而,我国目前快速又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历史环境
建筑项目竞标中的提案,表现着当下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发展趋势,而且与概念竞赛相比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和可实施性,对建筑师的实际工作具有更现实的借鉴意义,而公共空间又在整个空
近年来岭南地区的历史村镇保护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出了不少实践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部分保护性规划调研不深入,保护性规划的整体性和实施性不强,难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福建省博物院与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是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在福建的两个工程,也是地域现代建筑的设计的典型实例,通过对泉州南建筑博物馆的设计、研究以及福建省博物院认知与总结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而正确引导的城市化,也有利用于扩大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