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都铎早期戏剧中的儿童教育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世纪末、16世纪初,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西方的儿童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世纪的“儿童即小大人”观念不再盛行,取而代之的是教育家们对于儿童能力和才智的发现。当文艺复兴思潮传入英国,英国人文主义教育先驱们乘着这股东风,将游学于意大利所学的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其教育实践中,为都铎王朝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印刷术的普及也让书籍更易获得,这也促使了学校的创办。此外,都铎王朝新的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对国民尤其是儿童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他们希望儿童能够成为懂得反抗强权、有高尚美德、有丰富知识、有个人追求的人,这恰恰契合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创作于这一时期的戏剧,就成了传达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尤以剧中主人公为儿童、年轻人,剧中角色由儿童扮演的戏剧最为突出,诸如《福根斯与鲁克丽斯》《世界与孩子》《卡利斯托和梅莉贝娅》等。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利好都让此类戏剧在都铎王朝这片土地上大行其道。剧作家们通过塑造这一系列儿童、年轻人形象,来宣传追求知识和美德、反抗强权、维护君权统治的行为,以期对都铎早期的儿童、年轻人达到道德和认知上的教化。本文第一部分简单回溯了都铎早期的戏剧及儿童教育,包括都铎早期的戏剧情况、都铎早期的儿童观念及都铎早期教育观的转变。第二部分对《福根斯与鲁克丽斯》《世界与孩子》《卡利斯托和梅莉贝娅》《智慧与科学》和《阿皮乌斯和弗吉尼亚》这五部戏剧进行分析。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培养高贵品质”为主线,从“如何实现高贵”“如何体现高贵”“如何保持高贵”三个层面具体论述,展现儿童唯有不断变得高贵,才能成为理想的成年人的都铎早期社会图景。第三部分从“重构‘人’的观念”这一角度出发,展现都铎早期戏剧中儿童个人主义的萌发。人之所以为人,需要追求更多更美好的事物,譬如自由、平等、知识。第四部分探究戏剧中的政治教育目的,展现都铎早期君主们的政治诉求。要而言之,都铎早期涉及儿童角色、儿童演员的戏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儿童的期望及其教育模式。此后,越来越多的儿童演员出现在舞台上,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不断出现儿童形象,儿童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近现代音乐教育转型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们为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桑送青就是一名代表。桑送青是一名近现代的浙江音乐教育家,他的贡献涉及小学、中师、社会等领域。从他的音乐贡献看,由他编写的小学音乐教学法系列教材,是建国初期全国范围内自编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成功典范;他先后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编写的教师用书,顺应不同时代特点,为音乐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学位
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民间信仰,尊重信仰自由。我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孕育出丰富的海洋文化,沿海地区生活的人们靠海生活,孕育出自己独特的海神信仰。石浦—富岗如意信俗作为两岸共同的民俗文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石浦-富岗如意信俗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象山县石浦镇为田野点展开田野调查,采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
学位
“守护者”系列幻想小说是2014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上桥菜穗子的代表作。在该系列中,上桥菜穗子站在文化人类学学者角度,依据自身所处文化背景,以丰富的学科知识作为支撑,营构了一个独特、充满真实感的奇幻世界,并以此折射现实。“守护”作为一种主题,在儿童文学中屡见不鲜,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文学本身就可以理解为守护儿童的一种存在。在对“守护”主题的表现上,“守护者”系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成
学位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是当代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第七部长篇小说《被掩埋的巨人》发表于2015年,作品以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为背景,讲述了一对老夫妇的寻子之旅。论文以哈桑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来研究《被掩埋的巨人》的文本内容,分析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即不确定性、不可呈现性和不可再现性、碎片化。笔者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叙事模式的分
学位
兵备道制度是明代“以文驭武”国策的具体表现。明代中后期兵备道制度日渐成熟,兵备道员在沿边、内地、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被普设。兵备道官员逐步成为协理督抚处理地方事务的一大要员。兵备道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整饬兵备”,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明代中后期,苏松等沿海地区海患、倭乱频繁,因此平定当地海寇便是驻扎在这些地方兵备道官员的职责所在。崇明岛四面皆水,为长江入海之“咽喉”,亦是东南诸省之“门户”,明代海寇
学位
研究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抗阻训练对健康男大学生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8周中等强度抗阻训练后以及一次急性抗阻训练后受试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研究方法:选取38名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作为受试者,要求受试者为无病史、吸烟史并且在半年内没有进行过系统抗阻训练的健康男性,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实验组进行为期8个周的抗阻训练,并采用超声波图像诊断装置测定、记录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
学位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开始由集体化的生产劳作转变成家庭化的生产劳动,农民也由集体中的一份子变成了分散且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缺少为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有效合作的动力、参政积极性降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满足不了公共需求,村庄治理与发展陷入了困境。在此背景下,重塑村民集体意识,培育村庄集体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塑造集体理性,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如何实现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的转变
学位
井伏鳟二的《黑雨》借主人公之口,描述了惨绝人寰的核爆场景和放射病症状,作品不仅在当时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对后疫情时代的疫情和灾后复兴也具有参考意义。须一瓜的《白口罩》则有别于描写自然灾害的传统中国灾难文学,着重关注核伤害(核遗失)这一人为灾难及其连锁反应,2013年出版后,立刻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以上两部作品均对灾难进行了描写和反思,在当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具有研究价值。《黑雨》和《白口罩》
学位
《密嚴經》全稱《大乘密嚴經》,唐代地婆訶羅(日照)、不空先後翻譯。本文以《密嚴經》寫本及異文爲研究對象。包括異文研究、寫本研究兩部分。異文研究是對《密嚴經》異文進行考辨並歸納主要類型,包括判定正誤或字際關係、分析異文成因、發掘異文價值及其反映的其他問題。寫本研究是在前人基礎上對《密嚴經》寫卷進行系統梳理,完成定名與綴合。論文包括五部分:緒論,對《密嚴經》的内容、譯者、傳存情況進行介紹,總結前人對該
学位
人与客观世界的交互大多是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的,手动不仅增强了个体与客观世界的联系,还与个体的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对于儿童群体的认知发展十分重要。视空工作记忆是衡量个体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而手动对其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作用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且研究对象有待从成人群体拓展到儿童群体,手动在视空工作记忆中的作用路径也存在争议,亟待进一步厘清。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评估视空工作记忆加工常用的eCorsi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