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层地基上核岛-桩筏基础的静力优化设计及其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是我国未来积极发展的能源之一。其中核电站安全是保障核电工程安全运营的关键。近些年,中国核电站的装机容量逐年增加,且分布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良好地基的日渐减少促使核电站的基础形式逐渐由刚性基础向柔性基础发展,大型桩筏基础在核电站基础中的应用变得非常重要。一般认为对于重要建筑物通过增加用桩量和桩土置换率可提高桩筏基础承载力和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能,而实际情况是桩土相互作用和过大的差异沉降会增加筏板及上部结构的次生应力。次生应力容易使结构产生变形、裂缝,甚至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寻求应用范围广泛且优化效率高的桩筏基础优化设计方法至关重要。中国存在大量的地震活跃地带,核电站可能会遭受到地震的作用,由于基岩具有很高的剪切波速,直接建在基岩上的核电站受到土层的影响较小。但是对于建造在成层地基上的核电站,地震波在传至核电站上部结构时会受到低剪切波速土层的放大作用,其动力响应理论上会比建在基岩上的核电站大,而桩筏基础优化设计则会对动刚度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核电结构在整个寿命期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研究核电站-桩筏基础的静力优化设计及其对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开展了桩筏基础变刚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优化设计对桩筏基础动刚度及上部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研究和桩筏基础抗震设计简化计算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桩顶应力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变桩径优化设计方法(Based on the Stress Distributionatthe Pile Top,简称BSDPT)。本文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APDL语言编写了 Duncan-Chang本构模型以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点,实现了在计算中同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上部结构产生的不均匀荷载。通过对传统均匀布桩设计方案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中桩顶应力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桩径实现减小桩筏基础差异沉降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桩筏基础差异沉降和筏板整体弯矩均得到了显著降低。(2)基于筏板沉降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改变桩距的自适应优化设计方法(Adaptive Optimization Method,简称AOM),并将优化设计后多余的群桩承载力转变为基桩数量的减少,进一步实现了经济优化设计.(Adaptive Optimization Method-Economic Saving,简称AOM-ES)。该方法是在对传统均匀布桩设计方案中筏板沉降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插值法对筏板沉降曲面进行离散,建立了筏板沉降与各基桩定位坐标之间的关联。将有限元分析与MATLAB编程相结合,实现了通过改变桩距来减小桩筏基础差异沉降的自适应优化设计,研究了不同荷载类型和不同筏板形状的桩筏基础采用AOM优化设计后差异沉降的优化效果。通过对该方法进一步扩展,研究了在保持高优化效率的同时将群桩中富余承载力转化为群桩数量的减少,实现了经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不同案例的桩筏基础差异沉降均得到了显著降低,说明该方法在实现高优化效率的同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3)基于桩-桩相互作用(Pile to pile interaction,简称PPI)提出了一种变桩长优化设计方法。本文利用单桩荷载试验数据与数值分析相结合推算桩-桩相互作用系数,把群桩的优化问题转变成单桩问题。采用有限元模拟单桩荷载试验推算出相同土层条件下的单桩“桩长-沉降-荷载(Length-Settlement-P,简称L-S-P)”曲面,将桩-桩相互作用系数与单桩L-S-P关系相结合用于描述群桩的沉降问题。通过改变基桩长度来解决复杂荷载作用下桩筏基础的差异沉降问题,研究了不同荷载类型、不同荷载水平条件下该方法对桩筏基础差异沉降的优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桩筏基础的不同初始设计状态有效降低桩筏基础的差异沉降,且不会给施工增添过多工作量。(4)研究了水平变刚度优化设计对桩筏基础动刚度及桩-土-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采用直接法建立了桩筏基础动阻抗函数的分析模型。研究了桩筏基础等刚度分布和变刚度分布对动阻抗函数的影响规律,以及在不同地震动水平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桩筏基础优化设计会对桩筏基础的动刚度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与荷载频率和地震动水平有关。以某拟建核电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上部结构、桩筏基础和有限域土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模型边界处通过施加黏弹性边界考虑无限域地基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变刚度桩筏基础优化设计模型和传统设计模型的动力计算结果,揭示了桩筏基础优化设计对桩筏基础及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特点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改变了桩筏基础竖向刚度沿水平向的分布,使桩筏基础的抵抗中心与上部结构的作用中心更加重合。(5)针对地震波作用下桩筏基础的动力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底部剪力法的拟静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将上部结构惯性力和自由场变形对桩身内力的影响分开来考虑,最后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得出最终结果。在多条地震波作用下,运用提出的拟静力分析方法和时程分析方法对桩筏基础模型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了中心桩、角桩的桩顶剪应力及群桩桩顶剪应力包络图。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的求得水平地震作用下桩身剪应力峰值及其分布规律,同时显著提高分析效率,且方法的应用不受桩筏基础规模和土体分层的限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军事探测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对隐身吸波材料的要求与日俱增,不仅要求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还应满足“薄、宽、轻、强”的综合性能要求。石墨烯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特殊的微观结构、较低的比重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雷达吸波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单一石墨烯吸波材料介电常数较大,不利于阻抗匹配,导致其吸波性能较差,将其与磁损耗型吸波材料复合可以有效改善电磁匹配特性,提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巨大。与传统建筑比较,发展绿色建筑是贯彻“四节一环保”理念,改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能源问题和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作为建筑业新兴计算机辅助技术,已被认为是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绿色建筑与BIM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绿色建筑中BIM应用价值
20世纪80至90年代,为了缓解爆炸式人口增长带来的居住问题,我国建设了大量的适应性住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住房出现了诸多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对于老年居民,由于身体机能的不断衰弱,住区内陈旧的建筑环境给老人的生活带来重重阻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本研究着眼于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既有住区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问题,采用生态系统理论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既有住区中影响老
底渣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后的产物,具有砂性材料类似的性质,可作为路基填料。论文以底渣和黏土的混合体——底渣混合土为研究对象,拟将其作为路基填料,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室内试验,得出了其强度变形特性。具体研究如下:对底渣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得出了按颗粒组成分类底渣为砂类土,属于粗粒土,且级配不良。分别对不同混合比例(底渣黏土1:0,5:1,4:1,3:1,2:1,1:1,0:1)的底渣混合土进行重型
武汉市人民政府文件武政[2019]3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9年9月7日武汉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办好2021年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有关规定和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工作目
期刊
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建构筑物结构和基础设施抗震防灾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又始终是土木工程不断解决新的挑战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建筑结构预制装配化是我国建筑工业化、信息化乃至智能化的必由之路,其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量大面广、结构体系创新与抗震性能提升是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抗侧力体系,其预制装配构造连接与抗震性能成为制约装配式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的瓶颈。本文
学科大概念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把学科大概念写进课程标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学科大概念,课程标准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事实上,大概念教学理念并非只适合高中阶段,同样适宜于大学数学教学.目前,国内关于学科大概念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数学学科大概念及其
鱼雷锚一种适用于深海的新型锚固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和造价低廉等优势,包括锚尖、锚杆、锚翼和锚端等部分。鱼雷锚从海床上预设高度释放,依靠自重获得贯入初速度;贯入海床一定深度后,通过锚链按设计角度与浮式海洋平台连接,由锚-土界面摩擦、锚端端承力和锚尖反向端承力共同提供承载力。鱼雷锚锚尖形状影响贯入阻力和反向承载力。然而,鱼雷锚锚尖贯入阻力及抗拔承载力的理论研究仍相对不足。精准测量土体强度是研究
航空航天装备在装配过程中需要通过铆钉或螺栓将大量零件或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为此需要预先在航空航天构件上进行制孔。航空航天构件装配制孔具有加工数量庞大、作业环境复杂等难点,尤其是我国新型号航空航天装备在研制或批产的过程中,面临难加工材料用量大、大直径大深度装配孔数量多、制孔质量要求高等难题,对制孔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麻花钻钻孔结合扩孔、铰孔的传统制孔工艺由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难以满足难
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控制对建筑节能有着重要意义;在空调系统总能耗中,空调水系统输送能耗比重较大,是空调系统节能的重点之一。为降低空调系统的输送能耗,水泵变频变流量控制逐渐成为空调系统节能运行调控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广泛用于实际工程之中。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和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空调水系统水泵变频控制仍存在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循环水泵变压差设定值的控制参考依据,无法实时反映热能供给最不利的末端空调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