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波干涉的结构动力特性识别及反应预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xyxyxyx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且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工程结构在遭受地震作用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时识别结构的损伤程度和损伤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应用较广的方法均是从结构振动途径来分析结构的地震损伤,但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准确识别结构的损伤。本文以地震波干涉法为工具,对结构线弹性阶段及非弹性阶段的相关动力特性进行识别,同时也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预测进行了相关研究。地震波干涉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基于模态的识别方法,它是一种以波传播理论为基础的损伤识别方法。它可以利用结构在一次地震中不同位置处传感器记录到的反应数据,识别得到结构内传播的剪切波的波速。波速与结构自身特性密切相关,结构刚度越大,波速越大。当结构发生损伤时,结构刚度发生变化,波速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识别波速变化情况来判定结构的损伤情况。相较于基于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地震波干涉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对土—结构作用不敏感;(3)可以识别局部损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理论上分析了几种地震波干涉方法性质特点,对一栋20层框架结构的5次地震反应进行研究,采用互相关方法、反褶积方法(直接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LSQ)拟合算法)识别了剪切波波速、自振频率,阻尼比等特性,发现反褶积方法在精度和稳定性上要比互相关方法效果更好;通过Open SEE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以获取结构非弹性反应数据,采用反褶积干涉方法识别了剪切波波速及自振频率的变化情况。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由0.1g增大到0.7g时,波速衰减了26%,结构一阶自振频率衰减了31%;(2)以脉冲响应函数IRFs为工具,利用一次地震中结构顶层记录到的加速度时程反应来实现对结构其它层反应的预测,同时比较了分别采用基于实测记录干涉的IRFs、基于解析的IRFs以及基于LSQ拟合的IRFs三种方法进行反应预测的效果。在三种方法中,采用基于实测记录干涉的IRFs预测效果最好,误差仅为10%左右。
其他文献
在近年来的几次大地震中,多层砖混砌体结构破坏和倒塌现象十分普遍,未倒塌的多层砖混结构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对灾区房屋的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中国公路承载的交通量迅猛增加,超载问题日益突出,导致车辆荷载作用下公路混凝土桥梁出现了大量的疲劳问题。在以往的桥梁结构设计中,主要是以承
新京张城际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是拟建新京张城际铁路的重点控制工程。铁路车站建于山体之中,中国首例,世界少有。因车站埋深深、开挖面积大、结构型式复杂,故在初步设计阶段,
半刚性节点通常采用单根或多根螺栓现场装配而成,是一种介于刚接节点和铰接节点之间的节点形式,半刚性节点网壳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施工方便、施工精度高等优点。自由曲面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复杂结构已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复杂结构施工规模大、周期长、过程复杂、传力路径不确定以及施工期间结构受力动态变化,导致复杂结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之气候变化,区域性缺水非常严重。以往小范围内的调水已难以满足一些地区的用水需求,迫切需要修建一些长距离的调水
太湖流域是水稻种植密集型区域,水稻作为典型的湿生作物,其种植所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污染物的扩散问题都极其严重,控制水稻生产过程中稻田氮磷流失已成为流域内非点源污染治理的关键问题。现有大量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明显改善宿主植物的矿质营养(磷、氮、硫以及微量元素等),促进植物对于氮素的吸收与同化、有机氮矿化、生物固氮等诸多土壤氮素
学位
施工支架是施工中常见的临时结构形式,目前我国常用的施工支架形式有扣件式,门式和碗扣式。随着建筑形式的变化,施工中高、大支架结构的使用日益广泛。由于支架是临时结构,长
论文以虎门二桥的方案设计为工程背景,根据桥址处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确定了采用主跨为1700m的单跨悬索桥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的结构尺寸,采用MIDAS/CIVIL建立了全桥空间梁单
本论文研究了工程结构极限分析的弹性模量缩减法和考虑恒荷载作用效应的弹性模量缩减法,并分析了模型钢管拱桥、模型钢桁架桥以及模型斜拉桥结构极限承载力;其次在归纳总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