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行为体在规范传播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的策略选择,并引入“策略”概念对行为体的能动性进行深入探讨。以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为案例,本文具体分析反对国际气候规范的美国国内挑战者如何通过结成权威联盟、对气候规范进行语言框定以及焦点转移这三个策略,成功阻扰了气候规范的传播。第一章绪论,提出研究的问题、意义以及前提假定,并介绍论文章节分布。本文研究的问题来自对现实的疑惑——既然以《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国际气候规范与国内规范结构基本契合并且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为何美国仍然拒绝加入?现有规范传播的研究对行为体能动性的关注十分有限,而本文所引入的“策略”概念则能够更好地解释上述问题,同时为规范传播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第二章文献回顾,阐明现有的理论研究不足以解释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规范传播研究之中的行为体能动性即“策略”。在此基础上,本章对语言实践本体概念进行辨析,以此作为下文理论分析的基础。第三章理论框架,辨析合理性与合法性两个概念,并根据语言实践的效力将策略分为权威联盟、语言框定和焦点转移三类,进而创建出“策略选择影响规范传播效果”这一分析框架。第四章分析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和国内背景,阐明国际社会对国际气候规范的广泛共识,确定美国国内对国际气候规范的不同利益行为体特别是反对者的利益诉求,并进一步通过美国国内的民意调查说明其国内公众对气候规范基本支持的态度。第五章依据大量的数据资料,具体分析在国际和国内大环境都有利于国际气候规范传播的背景下,反对气候规范的国内挑战者如何具体运用三类策略成功改变规范传播。本文的分析表明,行为体在语言实践中的策略与规范传播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行为体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