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标要求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现有的合作学习研究中少有涉及农村中学的,由于教育上的城乡差距,现有的研究并不能满足具体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需要、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使初中语文教育者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要义,如何有效应用合作学习、创新出适合自己课堂情境的个性化的合作学习方法显得极为重要。农安县农村初中语文合作学习自开展以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下,语文合作学习体系逐渐形成,尤其在合作学习中引入了竞争模式,并且除了按成绩等标准划分合作小组之外,还组织了邻近座位小组,即同桌或前后桌的临时小组。农安县农村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加入到合作学习的小组考核里,激发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但由于农安县农村初中多数处于偏远地区,信息更新较慢,合作学习的开展中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因此教师对合作学习了解不够深入,对于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地位认识不明,导致在合作学习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部分教师将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等同于合作学习,出现了只在课堂中合作探究、课下很少合作交流的情况;二是合作学习存在形式化现象,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了解不够导致了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认识模糊,缺乏合作学习意识,合作学习成为“好学生”一手掌控的形式活动;三是合作学习结束后缺少评价体系。针对农安县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创建教师培训交流平台,建立城乡信息网,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学校也要积极组织师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活动;二是从师生自身角色观念的转变角度提出建议,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培养自身的合作技能;三是加强课内外合作学习实践操作,从小组科学合理的分配、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指导、对学生参与度的关注以及小组学生间课外联系的保持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