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隐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1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低能耗的嵌入式的快速发展,衍生出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低、成本低,组网自组性和分布式结构带来了一场信息变革。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节点将现实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融合和传输的三种功能,因此,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组成了信息技术产业的三大支柱。由于无线传感器具有能量有限的缺陷,如何高效率地进行数据收集,延长整个网络的使用周期是该领域研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为尽量减少电量消耗、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及采集的数据精度,研究者引入了数据融合这一概念。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提高节点收集数据的精度,还能大幅降低能耗。但在节省能耗的同时,也需注重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因此,将数据融合与信息安全进行结合产生了安全数据融合及隐私保护融合,隐私保护数据融合要求不泄露隐私的用户数据,高效节能地进行数据融合。本文将首先对安全数据融合和数据隐私融合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接着对数据融合安全、隐私保护等概念进行说明,对现有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完整性结果验证方法进行介绍。在现有的一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新的高效低能耗的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 E-CPDA 和 iE-CPDA。E-CPDA不仅能保证数据的隐私保护度而且在保证数据传输有效性的前提下,降低网络簇中节点的通信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从而使网络中的计算量和通信量降到最低,延长网络周期。仿真结果显示表明,相比CPDA的计算量大和通信量大的缺陷,E-CPDA算法可以在保证数据隐私性的条件下,降低了计算维度和通信复杂度,从而得到精确度较高的数据融合结果。iE-CPDA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种基于信誉值的机制来解决完整性验证问题,结合簇内节点的剩余能量和通信有效性,对网络建立通信能量信誉值机制,在融合过程中簇头选取信誉值高的节点作为协作节点进行融合,融合结束后将结果发送至协作节点进行对比。在E-CPDA中选择协作节点是随机的,在簇内节点较多时会产生协作节点能耗不均的问题,在iE-CPDA中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实验仿真采用对比实验,将iE-CPDA与iCPDA验证进行能耗和使用周期对比,论证所提出的机制不仅能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还能将网络中的计算量和通信量降到最低,从而延长网络的使用周期。
其他文献
现有的网络编码与P2P技术结合的数据分发方案对网络性能有所限制,若信源节点以网络的组播容量来确定数据的发送速率将会导致大量链路空闲浪费网络资源,然而源节点的发送速率
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代,未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能够纵观历史和洞察未来趋势,以快速做出决策,而快速决策来自于对市场、客
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收集和传输环境数据,由大量无线的低功耗小传感器组成。这些微小的传感器节点具有数据处理、通信和感应部件。通常,传感器节点的价格都很便宜,以便于能够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是相对我们平常所用的实际的计算机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假想的模拟实际计算机进行工作的软件系统,同真实计算机一样,虚拟机有自己的中央处理器,指
为遏制当前校园内盛行的学生为完成作业相互抄袭之风,我们开发了一个论文甄别系统。这个系统利用现有的网络搜索引擎下载与学生上交的论文相关的文章,并自动把学生论文和下载
由于经典的粗糙集理论不能处理原始数据资料中的遗漏信息以及含有连续属性的数据,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补齐和连续属性离散化才能用于知识获取。因此数据预处理在粗糙集理论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国防安全和商业领域已经
本文提出了两个新的蛋白结构域预测系统,PPSAA-Domain和KemaDom,这两个系统分别采用基于模板的预测方法和从头算的预测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基于模板的蛋白结构域
本文对入侵检测的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针对此现状,本文大胆地提出了智能化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此模型以成熟的专家系统作为主要的入侵检测工具,以遗
电信管理网(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 TMN)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电信网的网络,其基本概念是提供一种有组织的网络结构,以取得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之间、操作系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