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立法中的请示报告制度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的制度体系中,请示报告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逐渐发展的,并在解放战争初期建立的一种党内制度。其基本功能最初是促进中央和地方党组织的沟通和交流,后来发展成为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组织纪律的重要制度。学术界多从党组织关系的视角研究请示报告制度,分析其与党的组织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以及党内民主集中制等方面的关系。在政权系统中建立党组是中共实现对政权领导的基本手段之一,请示报告制度同样适用于政权系统内党组与上级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权系统内的请示报告制度的外延发生了变化,它实际上成为了党领导国家政权的一种制度机制。基于以上理念,本文以党的领导为主题,全国人大系统中的请示报告制度为研究对象,以立法作为基本的分析范畴,以党政关系为分析视角,对其发展历史、组织结构、运作过程和功能定位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了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完善路径。本文认为,与单纯的党内请示报告制度相比,对于实现党的领导的意义上说,政权系统中的请示报告制度的外延拓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政关系的一种制度机制。请示报告制度从党内拓展到政权系统的过程,也是中共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过程,是为了解决如何实现党对政权领导的问题。建国初期,中共在中央政府系统内建立了党组,党组将政府工作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是实现党对政府领导的制度性安排。比如向党中央的请示报告是政府立法工作中的必备环节,这同样适用于全国人大制度建立以来的立法工作。全国人大立法工作中的请示报告制度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如今的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为请示报告主体的,以立法中的重要问题和重要分歧等方面内容为请示报告事项的,以党中央为请示报告对象的制度规范。具体而言,全国人大立法中的请示报告存在于立法过程的准备阶段、法律草案的起草阶段以及法律草案的审议阶段,其一般的流程是请示报告的事项的确定与文件的形成、请示报告文件稿的呈送、党中央的审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党中央相关意见的落实。与请示报告制度相衔接的党中央的审批环节是全国人大立法中的重要一环,这突显了党对全国人大立法工作的领导以及党在中国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全国人大立法工作的领导是以党的组织嵌入和人事嵌入为基础,作为处理党组织关系的请示报告制度,同样适用于党组和党中央之间的关系,这说明中共是通过将单纯的党政关系转化为党组织关系来实现其领导的。请示报告制度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它保障了党中央对全国人大立法工作的宏观把握以及立法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另一方面,有助于党中央对于全国人大立法工作的支持以及全国人大职权的发挥。
其他文献
乌贼墨是乌贼加工中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营养和多种生理活性.本文综述乌贼墨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简单的介绍我国乌贼的资源分布.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了汇总,管理和共享;将各种零碎的知识按照结构化的方式汇总起来,同时,针对领域内问题求解的需要,对各种理论知识、事实数据、常识性知识之间存储,组织,管理和使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儿童长期发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偶氮偶联磷酸奈酚SA-BI法测定63例发热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阳性率和阳性指
目的:测定54例偏头痛患者与2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ET-1)的含量,探讨ET-1与其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发现血浆ET-1含量在偏头痛发作期较正常对照组和紧张性头痛组升高(P〈0.01)。
<正> 脑叶出血(loba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CH)是指发生在大脑皮质下的白质出血,发病率为16.52%,仅次于壳核出血。我院自1988年6月~1997年1月间共收治558例经CT确诊的脑
本文将针对企业如何能够做好政府专项资金申报进行入手,分析当前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企业去完成申报工作。
本文首先通过对孤立运行机组、理想PID调速器、冲击式水轮机、刚性水击条件下频率调节质量指标与机组GD^2、调速器参数、水轮机工况及负载自调节系数绵函数关系的研究,在波动次数最少
本中建议了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3参数模型,并通过4座已建坝的反馈分析确定了从软岩到砂卵石4种不同质地堆石料的流变参数,今后新建类似堆石坝时可以参考此值进行设计计算。
本文首先分析了形成历史对似超固结土强度的影响,其次提出冲击荷载作用下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预测公式,包括多遍冲击及部分排水条件的情形,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
环卫工人是城市正常运转必不可缺的职业群体,其中外来环卫工构成环卫工人主体,外来环卫工人的工作性质、户籍身份和流动状态呈现特殊性,使得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非正规性理论为框架,选择外来环卫工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时空间行为研究法收集了上海30位环卫工作人员的资料,其中3位为沪籍环卫管理人员,其余均为外来一线环卫工,此外,还辅以上海环卫发展相关历史档案的文本分析。论文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