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子”一词,从《旧约》即出现,发展至《新约》成为人们称呼耶稣及耶稣自称用语。它在不同章节的出现有着指称观念上的差异性。至其辗转舶来中土,被洪秀全接纳吸收后,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显示出极大力量,也为洪秀全自己解释其宗教思想、建立政权带来无限张力。洪秀全之所以可以产生强烈的“人子意识”,有其发展上的一贯性,并不是空穴来风。《旧约》里“人子”没有广泛散布在各个章节,主要在《但以理书》和《以西结书》出现。特别是《以西结书》中,出现的尤为频繁。在对其源流做出梳理之后,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洪秀全“人子意识”的特别之点,理解这一观念的来由并不是中国本土民间宗教自生的产物,而是更有其更深远的异域影响。这对于考察基督教文明与中国本土文明相互碰撞交融后,所激发出的洪秀全的神学思想指示出一个新方向。其后,本文还考察了《新约》对洪秀全生命产生的深刻影响及神秘体验。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看到洪秀全“人子意识”的不断膨胀。在洪秀全“人子意识”的获得及理解上的转换部分,我们针对异梦对洪秀全的影响与洪秀全对于“三位一体”理解上的偏差作为讨论的重点,展示洪秀全对圣经“人子意识”与“三位一体”基督教正统教义理解上的歧异,中国本土父子宗法血亲伦理思想对洪理解“人子意识”与“三位一体”具有明显的影响,也奠定了洪在太平天国现实的政治运动中对自己与诸王权力关系理解的理论基础。最后,在洪秀全“人子意识”归宿的部分,描述了此“人子意识”在太平天国运动即将失败的后期,洪秀全“人子意识”所面临的困顿局面,并由此比较分析了洪秀全与耶稣“人子意识”的实质上的不同。从对孔子的呵斥到回驳神父艾约瑟书所展现的震怒,及至后期一心属灵的生活,尤其是其对圣经的批注中,他的“人子意识”表现出层次上的递进和深度上的强化。洪秀全努力阐释他的此种神学观点,不得不令笔者注意到其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