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本书籍看美国1970s后建筑通史的写作——基于后现代史学开始的思考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史学在后殖民理论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兴起,并对传统史学观及其写作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此背景下,国际上建筑史学家开展了新一轮的史学写作。其中,美国建筑史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对新时期史学思想作出了积极回应,在近四十年间出版了多部建筑通史著作,其中新的史学观和写作方法对国内建筑通史的研究和写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参考部分国内外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写作客观性、线性时间观和研究对象三个主要方面的批判,并针对当下通史写作所面临的困境,对新时期建筑通史写作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论文主体部分对美国三部代表性的建筑通史类著作《建筑史:环境与仪式》、《1400年以来的建筑》和《全球建筑史》的史学思想、结构与内容、写作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建筑史:环境与仪式》在写作结构和研究对象上率先突破了传统建筑通史写作的线性时间观及西方中心主义,并吸纳了微观史学的研究方式;《1400年以来的建筑》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跨文化交流内容的叙述和对女性在建筑史中所扮演角色的书写;《全球建筑史》一书则在写作结构、线索上都提供了新的写作范式,并将后现代史学诉求的“全球视野”表现地更为完善。
  基于上述,本文指出,三部著作表现了美国建筑通史写作不断探索更为客观的写作结构、强调全球视角和建筑与多层次环境的联系、并逐渐尝试引入微观史学写作方式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史学思想和写作实践都为国内建筑通史教材编写、选择和教学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存量发展的阶段,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需求日益高涨。城市设计作为“设计城市”的意象性活动,被认为是解决城市问题、创造和改善城市空间的有效手段之一。相较于仅仅关注与物质空间环境的形式的城市设计观,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观将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作为形态和环境塑造的出发点,是切实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的有效途径。经典的环境行为学研究方法曾对研究人造环境与使用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做出重要贡献,
学位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迈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处理环境、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较为先进和可行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方法,成为了城市设计者所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瑞典绿色建筑委员会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实验室所研发的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为借鉴,针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和实验
论文基于当下的传统乡土建筑保护需求和乡村建设需求,选取了湘赣边界的传统乡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总结其根植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机制,并通过剖析笔者参与的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与实践项目探讨如何有效的将传统的气候适应性做法转换应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实现平衡适宜的可持续性乡村建设。  本文从分析湘赣边界乡土建筑的社会文化与自然气候背景入手,重点探讨了该地区夏季湿热的气候特征对当地乡土建筑的深远影响,总
学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历史城镇不断遭到城市发展的挑战与破坏,呈现遗产孤岛化和碎片化的现象,风貌遭到破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我们应当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城镇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城市发展中延续历史文脉已经成为历史城镇的普遍需求。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这类历史遗存比较丰富的城市,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保护传承工作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然而对于更广泛存在的一般历史城市来说,城市文脉往往让步于城市建设,处于被忽视的状
学位
当下数字技术发展给城市研究领域创造空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泛滥的媒介创造了文化繁荣的假象,虚拟网络世界的入侵使得人们在城市物理空间中的具身体验逐渐减少,不断加强的监控和信息采集使得公共和私人领域的边界愈发模糊,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的“完美”决策,似乎忽略了不确定性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随着类似的“焦虑”不断在理论层面被提及,思想家和艺术家们首先开始找寻新的出路,先锋建筑师也相继展开了多
随着城市的扩张,具有城市休闲及景观涵养作用的郊野公园被逐步建设。以上海市为例,其计划建设21个郊野公园,现已建成7个。由于现研究大多停留在对郊野公园整体规划或景观设计的思考上,对其中建筑的设计方法探讨尚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引导。种类繁多、功能与风格各异的景观建筑该如何设计,以更好地适应场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氛围,同时有效的服务游客并带来舒适的体验感成为研究的目的与切入点。  景观建筑在郊野公园中占有较大
学位
传统建筑聚落是由单个传统建筑,公共空间,道路与特殊环境等空间要素共同组成的建筑群落。是人文自然界长期演变、更新和积累的产物。传统建筑聚落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历史沿革、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价值。公共空间作为聚落肌理的重要元素,是聚落中人的公共活动场所,承载了聚落自下而上自然生长而凝聚的丰富多样的活力。因此把握传统建筑聚落中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生成原理,以数理方法深入挖掘公共空间尺度层级
本文以赣西传统建筑代表——宜春万载田下古城古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祠堂建筑和商业建筑,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精细测绘,对赣西古建筑群的建筑形制、结构体系、传统营造工艺及典型残损病害进行研究,并找到其典型残损病害的成因,基于建构特征及典型残损病害的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赣西古建筑群修缮保护方法。本文研究成果能丰富充实赣派传统建筑保护的研究,尤其为赣西传统建筑的科学保护与文化传承起到推动作用,也为赣西
在1945年台湾光复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出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上百万华人从大陆迁往台湾,其中就涉及建筑师群体谱系的生长演变。  本论文是此背景下,对原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在台湾的职业经历的研究。据统计,原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中,曾在台湾有工作经历者共计24位,他们大多是中国本土最具典范性的现代建筑教育所培养出的第一批建筑专业人员,亦是战后台湾第一代建筑师,在战后台湾的建筑教育
学位
我国经济的腾飞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加速了建筑的新旧更替,尤其在商品房市场的冲击下居住类建筑拆建频繁,致使我国住宅的平均使用寿命远低于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住宅建筑的短寿命不仅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能源的浪费,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实现建筑可持续的总目标。自本世纪初众多建筑相关从业者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当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短命建筑的成因,并针对这些因素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关建议,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