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但贫困问题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扶贫减贫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先后经历了改革扶贫、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参与式扶贫到现在的精准扶贫五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果。随着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针对贫困人口投入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也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财政扶贫资金的实际拨付、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金闲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但贫困问题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扶贫减贫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先后经历了改革扶贫、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参与式扶贫到现在的精准扶贫五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果。随着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针对贫困人口投入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也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财政扶贫资金的实际拨付、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金闲置、挤占挪用、扶贫开发项目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有效落实。政府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财政扶贫资金合法合规性、效益性的审计监督,促进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进一步规范,提高扶贫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保障和助推我国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从精准脱贫的角度看,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机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审计监督职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如何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真正实现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切实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不仅关乎贫困群众福祉,更是当前精准扶贫的主线和关键环节。本文主要是从精准脱贫的角度出发,分析Y县扶贫资金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扶贫资金审计监督机制。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在精准脱贫视域下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论述。首先对精准脱贫和审计监督机制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了精准脱贫的主要特点以及精准脱贫视域下审计监督的重点,为下文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其次通过对Y县财政扶贫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结果的介绍和分析,阐述当前我国扶贫资金审计监督的现实状况。然后结合案例分析,从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审计质量、审计力量和审计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当前我国扶贫审计监督机制的主要因素。最后从精准脱贫的角度对完善当前审计监督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扶贫资金审计监督机制提出解决思路,促进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人们对改变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追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共享单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经出现,便受到了资本和公众的热烈欢迎。共享单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有桩公共自行车的局限性,与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有效接驳,以低廉的价格、时尚的外形、骑行的高舒适度以及随取随用的便捷度解决了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其低碳环保的特性又响
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发展攻坚期,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产方式变革,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不断积累,农业农村、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领域的社会冲突多发频发,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稳定和政府的有序运行。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开展,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互联网为数据传递提供了平台,人们通过微信、微博、QQ、直播等产生和传递了大量的数据,形成数据痕迹。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搜集,并针对数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经历了省级“包干制”,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不断被调整。2014年颁布的《新预算法》又规范了我国财政管理的具体流程,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取得财政收入和进行财政支出的唯一准绳。在财政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时,县区级财政愈演愈烈的收支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大环境下,中西部地区县区级财政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为落实中央精准脱贫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H省X市于2017年成立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X市脱贫攻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农村低保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脱贫攻坚、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低保制度也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各个领域问题叠加凸显,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有
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已建立起世界先进的高铁技术体系,并建成占世界总里程一半的高铁网络,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在高铁经济兴起的背景下,新建高铁规划线路沿途地方政府的“争路运动”频频出现。地方政府为高铁线路过境设站而展开的各种竞争屡见报端,成为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策执行、实施监督的最前线。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家审计的产生源自于公共受托理论,国家审计是对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其工作职能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新形势下,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的职能要求。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国家审计的新职能高度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成为国家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
我国现阶段正属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也趋于高发。同时因为时值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节点,在公共管理方面尤其是社会治理层面产生了许多全新的挑战,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更高,也使得管理的难度变大,风险亦随之增加。我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地震、雪灾等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也都时有发生。据统计,仅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就有1.3亿人次受灾,并且产生
精准脱贫工作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跟随扶贫对象变化而调整的动态过程。调查发现,贫困人口中近半数因病致贫返贫,现实情况及医学规律注定解决因病致贫返贫无法短期内实现,而且不可能全部解决,可见健康扶贫难度之大、面临形势之严峻。健康扶贫既要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也要提高困难群众健康素养,培养其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增强其自主能力;还要注重为困难群众提供生产支持和发展
我国社会治理正在从“治理”向“善治”转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治理已经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路径。然而,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势必衍生出诸多的治理问题:如治理结构的空间限制、制度规则的过度刚性、组织资源的非均衡配置、社会需求多样性、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等方面限制。为了有效应对复杂多元的公共治理需求和破解社会组织治理难题,我国社会组织普遍历经了一个复杂多样的政策转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