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问题纷繁复杂,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单就经济领域而言,就业问题既涉及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也涉及劳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研究汗牛充栋,观点各异。如果我们抛开其他因素,就业问题可以视为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在中国研究就业问题,离不开人口基数大这一基本背景,正是由于如此,我国转型以来,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又使就业问题被简化为就业数量问题。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总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意味着我国转型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断,就业问题也显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减弱,就业数量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劳动关系日趋紧张,劳资冲突、劳资纠纷不断,就业质量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反思、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以期为研究、解释和应对我国就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我国转型的新阶段,就业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劳动者为经济增长提供生产要素,就业也是劳动者分享改革成果、提升生活水平、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就业问题也从解决“岗位”向既要解决“岗位,又要解决‘待遇’”转变。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研究就业问题、发展就业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就业问题的研究,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以西方就业理论为指导,将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劳动者就业要服从于经济增长的需要。这从本质来讲,就是以GDP为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只讲就业数量,不讲就业质量的就业思路。本文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研究就业问题,就是将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视为我国就业问题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坚持以劳动者为本,以实现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相互促进为基本思路,以实现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为落脚点。本文分为8个部分:①导言。本文认为,随着我国转型的不断深入,就业数量问题与就业质量问题交织在一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发展就业理论,为正确认识、分析就业难题,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理论支持,已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提出新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和研究当前的就业问题。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以宏观分析、微观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②文献综述。本文梳理、归纳和评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马克思就业理论、西方就业理论、经济发展与就业演进理论、发展观理论等。③我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的演变和现状。本文通过对我国转型期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演变的研究,分析了当前“高增长、低就业”的就业数量问题、“低工资、低保障”的就业质量问题。④我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的主要症结。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总结出三大主要症结: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是主要的客观因素,就业制度缺陷是主要的主观因素,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是主要的外部压力。从而可以看出,就业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我国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和就业问题解决思路时,缺乏科学发展观。⑤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由此,本文提出了分析我国就业问题的新的分析框架,指出应从以“GDP”为本转变为以劳动者为本、应以就业为纽带,将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在一起。本文提出了分析框架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提出了对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的新思路;提出了实现“双促进”(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相互促进、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双重就业循环机制,并指出了新分析框架的政策含义。⑥案例一: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对农民工就业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回顾了农民工就业的历程,揭示了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双重就业循环机制分析为主要的分析方法,结合学界对“刘易斯拐点”的认识,探讨了“民工潮”和“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此进行了理论解释。⑦案例二:大学生就业难。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回顾了大学生就业的历程,指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双重就业循环机制分析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并对此进行了理论解释。⑧政策建议。本文指出,缓解我国转型期的就业问题,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政府就业调控的基础,要将“调结构、转方式”视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就业数量的提高和就业质量的改善。另外,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就农民工就业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5点:①就业数量问题与就业质量问题是就业问题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就业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就业质量的改善,研究我国就业问题就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②经济增长既要不断增加物质产出,更要以实现劳动者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为经济增长提供生产要素,就业也是劳动者分享改革成果、提升生活水平、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③我国转型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正是源于我们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和解决就业问题思路中缺乏科学发展观;④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劳动者为本为分析的切入点,以实现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相互促进、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为落脚点,以就业与经济发展互动为就业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以双重循环模型为基础的就业机制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就业分析框架的政策含义。⑤通过对农民工就业和大学生就业的案例分析,说明了该就业分析框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证实了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度,并由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①思路创新。本研究将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结合在一起展开研究,改变了以往以就业数量研究为主的研究思路。从研究的逻辑上分析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引致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典型案例,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为综合分析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②视角创新。本研究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当前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就业问题。这一研究视角坚持以劳动者为本,以实现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相互促进、劳动者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为落脚点,并以此提出了完整的分析框架。虽然研究显得很粗浅,但这本身是为进一步发展我国转型期就业理论的一次有益尝试。③分析方法创新。本研究提出了双重就业循环机制,这一机制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分析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模式中,将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为我们更全面地研究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分析方法。④观点创新。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分析框架对农民工就业和大学生就业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认为,“民工潮”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实现了第一重就业循环,而“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恰是因为农民工长期在第一重就业循环中从事低质量的工作,人力资本提升缓慢。经济增长使第一重就业循环逐渐向第二重就业循环转变,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提高,而满足这一要求的“高技能农民工”不足,从而产生了“高技能民工荒”。而大学生就业难又在于我国第一重就业循环向第二重就业循环转变缓慢,难以满足大学生人力资本补偿的要求,从而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本文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两个重要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解释。
其他文献
传统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时间长.经椎间孔镜手术切口小,出血少,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康复时间短.我院自2013年5月至8月应用椎间孔镜
创新型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创新型企业代表了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工作状态,决定其工作效益。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学会在研究状态下进行工作。
新批评是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新批评理论提倡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以及细读法,即通过对文本的精研细读来分析文本。新批评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Pedro Almodovar)于20世纪80年代崛起,他是屈指可数的能在美国土地上与好莱坞电影一较高下的非英语系创作导演之一。阿尔莫多瓦的电影不仅在西班牙乃至全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91年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增长速度持续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曲折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推动力。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生于整个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中(罗仲伟,2009)。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尽管国有企业已经建立起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但是政府
目的通过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观察其与病毒持续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柯萨奇B3m病毒分次小剂量多次接种Balb/c雄性小鼠制作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对不同时期小鼠的心脏进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近10年来我国研究者已对大学生择业的现状、影响因素以
目的探讨醛固酮在致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FBs为模型,观察醛固酮刺激FBs增殖,螺内酯阻断醛固酮的作用,用^3H-亮氨酸及^3-胸腺嘧啶掺入量作为反应FBs增殖的指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