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去神经传入性疼痛是由于周围或中枢感觉神经损伤和去传入导致其上游神经元或伴行C类纤维异常放电引起,是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尚没有一种行之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手段。神经损伤后外周或中枢免疫细胞、中枢神经细胞之间产生的级联炎症反应导致的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具有神经保护和促神经修复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神经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旁分泌的方式调控宿主微环境实现,实验证实的主要作用包括:免疫调节、抗凋亡、促血管生成、促进宿主干细胞/祖细胞生长和分化、抗瘢痕形成、产生趋化因子等。因此本研究拟以此为切入点,寻找一种可以长期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目的:1.建立大鼠脊神经后根损伤致去神经传入性疼痛模型,研究其脊髓背角后根入髓区的神经炎症致痛机制;2.行脊髓后根入髓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炎症调控和缓解疼痛作用。方法:1.制作去传入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3、7、10、14、21天以及行移植治疗后3天检测其行为学变化,主要观察其疼痛相关行为的改变,同时取损伤处脊髓标本和血清标本进行检测;2.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HMGB-1、ERK1/2、NF-kb、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3.Western blot检测ERK1/2、p-ERK1/2、p-NF-kb、BCL-2、IL-6蛋白表达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4.取脊髓组织进行制作石蜡切片,然后免疫组化定量分析、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小胶质细胞分型及Tunel染色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5.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行造模后,检测其运动能力未受损,患侧肢体功能完全,及造模成功。疼痛相关行为变化早期无明显改变,但于术后14天出现明显变化,并长期持续,包括患肢保护和患侧肢体自噬行为。2.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造模后损伤侧的脊髓后根入髓区对比对侧出现明显的神经炎症变化,主要表现为HMGB-1、IBA-1、GFAP、pNF-kb、IL-6、IL-1β、TNF-α的阳性细胞数量和阳性率升高。Western blot检测HMGB-1、IL-6、p-NF-kb蛋白在造模3天后表达增高,而p-ERK1/2于术后14天开始表达增高,并且在造模后21天与sham组比较体现出明显差异,而在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后,p-NF-κb和p-ERK1/2的表达明显减少,且BCL-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TNF-α于术后10天出现明显增高。在脊髓组织石蜡切片Tunel染色结果显示在进行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后损伤侧的脊髓后根入髓区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免疫荧光共定位提示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后脊髓后根入髓区M2型小胶质细胞表达量升高而M1型小胶质细胞表达量降低。结论:1.完全去传入后,其运动功能完好,短期内无疼痛相关行为学变化,而在脊髓后根入髓区慢性神经炎症形成后表现出特异性的疼痛相关行为学改变,提示此种疼痛与脊髓后根入髓区慢性神经炎症有密切关系,为之后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2.行脊髓后根局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后,其局部炎症得以控制,而疼痛相关行为有所改善,抑制了局部细胞凋亡,移植治疗有效,且小胶质细胞分型由M1向M2转变,为进一步揭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此种疼痛中的治疗机制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