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尺度效应在其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大量研究证实,地理学研究对象格局与过程及其时空特征均是尺度依存的,也就是说,这些对象表现出来的特质是具有时间和空间抑或时空尺度特征的。因而,只有在连续的尺度序列上对其考察和研究,才能把握它们的内在规律。而在一个特定的时段,由于科学认知水平、财力、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很多研究只能在离散或单一的尺度上进行。尺度大小的选择、向下或向上转换是研究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本文首先对一些有关尺度转换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在评述了尺度及其转换研究的地理学意义后,论述了尺度转换的概念,总结了空间数据尺度转换的一般理论,并对尺度转换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表达,有利于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机理与过程。本文选择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探讨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转换过程中的尺度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1)在空间粒度增大过程中,中心值原则下生成的栅格数据相对误差很小,所有景观类型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面积,只有极个别的面积误差较大。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各地类的决定系数有高有低,悬殊较大,表现出较强的随机性。
(2)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具有尺度效应。无论是景观类型水平还是整个景观水平,都具有尺度效应。各景观指数随研究粒度和幅度的变化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依据原始矢量数据尺度转换后计算得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精度损失变化特征的规律和成因。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