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是运动训练的基层组织之一,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基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特殊性,中学运动训练和高水平的专业训练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中学运动训练又与一般的体育锻炼和教学过程不能相提并论。中学生运动员除了平时文化课学习,还肩负着训练、比赛任务,他们不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还必须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因此普通中学运动队要在教师或教练员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中学生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水平日趋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原有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需要,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学竞技体育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决定力量。吉林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许多问题,中学的竞技体育存在项目布局不合理,与本省的项目契合度不高,我省各项目发展水平较低,而且也明显的表现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缺乏。本研究从实证角度出发,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全面地调查了长春市一类重点高中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类重点高中开展的运动项目集中在田径、篮球等基础性运动项目上,吉林省的优势项目,如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行车、柔道等没有学校开展;一类重点高中教练员年龄结构、执教年限较合理、文化程度较高,但运动经历不足,专职化程度不高,师生比例不合理,进修机会少;一类重点高中运动员的参赛机会不断增加、训练水平不断在提高,出路已由单一的进入高等学府逐步向专业队、俱乐部多元发展;学训矛盾仍然是一类重点高中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解决学训矛盾仍然是一类重点中学竞技体育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