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和降雨影响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fangzh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广泛分布喀斯特地貌,地下煤矿资源丰富,人类开采活动频繁。受长期构造运动和地下水侵蚀作用,该地区岩溶作用发育,山体内部溶蚀裂隙发育。近年来,由于人类工程活动规模逐渐增大,地下开采对山体扰动强烈,容易引起岩体破裂变形、裂隙扩展等现象,导致山体稳定性下降;同时西南岩溶山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加剧了地下水活动,使岩体更加破碎,极易触发受扰动岩溶山体的崩滑灾害。因此深入研究采动和降雨作用下岩溶山体变形演化规律及失稳机理,对于此类崩滑灾害的防治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采矿学、断裂力学、工程地质等理论知识,以贵州纳雍县普洒煤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现场调查、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西南岩溶山体崩滑失稳模式分类、采动和降雨影响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变形响应、裂隙扩展规律、渗流场特征、孕灾过程、破坏机制、深大裂隙对岩溶山体破坏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文献调研、地勘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整理归纳了西南地区典型岩溶山体失稳影响因素和变形破坏特征;基于前人分类方法和岩溶山区采动与降雨崩滑灾害实例分析,建立了坡体结构+变形机制+破坏力学形式相结合的西南岩溶山体失稳模式分类体系。(2)针对普洒滑坡开展了采动和降雨作用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破坏的模型试验。基于正交试验和力学特性试验确定了模型的相似材料配比,根据工程地质概况和地质资料分析确定了试验方案,分析了坡体应力变化规律、水文响应、变形特征和失稳破坏过程。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后覆岩呈近“梯形”状裂隙带分布,坡体整体呈下沉趋势;降雨后深大裂隙底部与采动裂隙贯通,坡体向临空面发生倾倒变形,坡中形成潜在滑动面;坡体的变形经历了顶板冒落-下沉、山体拉裂-倾倒、上部岩体滑移-崩塌三个阶段。(3)运用UDEC离散元软件开展了采动和降雨作用下含深大裂隙山体变形演化规律和破坏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10和M14煤层开采,山体上覆岩层向采空区方向下移,新生裂隙向坡表发育。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带高度随采空区范围的增大而增加,坡顶深大岩溶裂隙向坡下扩展。降雨入渗后,上覆岩层裂隙带与深大裂隙贯通,在水压作用下深大裂隙底部向临空面扩展形成潜在滑动面,岩溶斜坡发生崩滑破坏。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地下采动对山体变形破坏起控制作用,后续降雨是山体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结合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山体应力变化、变形规律和破坏状态,得出普洒滑坡的破坏模式为拉裂-倾倒-滑移式破坏。(4)应用UDEC离散元软件建立了不同深大裂隙倾角、长度和数量的坡体模型,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岩溶山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深大裂隙倾角越小,对上部变形区分割作用越大,裂隙带高度越小,向坡内侧倾倒程度越严重,裂隙槽底部错动趋势越明显;深大裂隙长度越长,裂隙槽外侧位移越大,裂隙槽越破碎,山体下沉滑移越明显;不同深大裂隙数量将坡顶切割成不同岩体,数量越多,岩桥越多,坡顶岩体越破碎,变形越大,山体越容易发生溃屈和滑移破坏。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人作业空间的复杂化,四足机器人凭借良好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可以代替传统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的地图上作业。自主路径规划能力是评价四足机器人智能程度的指标,所以路径规划算法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只适用于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但实际应用中的环境信息往往是未知的,路径规划算法需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环境。为了提高四足机器人的智能性,让其准确安全地到达指定位置,本文提出了基于
风能是我国未来数年内最有前景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风力发电机组非常复杂且造价昂贵,随着风电产业的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面临着挑战,有必要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指导设计工作。因此,研究风力发电机组仿真分析技术,通过对影响载荷的主导工况的分析,探索降载优化控制策略,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高效的运行。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GH Bladed软件,设计开发一体化仿真系统,包括通过MATLAB编写的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克服了拉曼散射的缺陷,具有痕量、无损、快速、指纹式识别等优势,在生物分析、医学检验、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SERS的优势,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和免疫反应的选择性识别功能以及磁性纳米颗粒易于分离富集的特点,构建了多个磁性SERS传感器,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近年来,在利差收窄、互联网金融崛起以及资本约束背景下,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利息业务为主的经营方式难以为继。为了增加收入来源,商业银行开始注重非利息业务的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已达到21.93%。非利息收入虽然能丰富银行收入来源,同时也能通过和利息收入的资产组合效果分散银行风险,但是新的发展机遇往往伴随着新风险,商业银行在发展非利息业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复杂风险。在这
龙卷风是一类极具破坏力的自然气象灾害,它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伤亡和损失。近年来,伴随着各地列车数量激增、铁路网络扩展和列车提速,龙卷风袭击列车的危险性正逐年上升。目前,风工程中对列车在龙卷风下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蒙特卡洛模拟为基础,建立龙卷风影响下列车倾覆概率分析方法。该方法依据已有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到:龙卷风发生位置、时间和方向服从均匀分布;年发生数量服从负二项分布;强
随着工业的发展,CO2大量排放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CO2催化加氢制甲醇是实现CO2资源化较为优越的途径,甲醇不仅是重要的燃料,也是化工合成的基础原料。传统的Cu/Zn O/Al2O3工业催化剂,甲醇选择性较低,反应稳定性差。因此,设计和开发高效转化CO2并选择性合成甲醇的催化剂是研究的重点。本论文通过在ZIF-67、ZIF-8
脂质在生物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作为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备场所、组成膜系统、调控细胞的信号通路等。同时,作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脂质在不同的食品中的组成差异很大,影响着食品的品质以及营养价值。因此,运用准确高效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脂质,对于了解食品成分、品质判别、掺假鉴别、产地溯源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运用脂质组学方法分别对不同豆类卵磷脂以及蛋黄中的磷脂进行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
红/近红外发射(R/NIR)(620~900 nm),由于能量低,组织穿透性好,成像信噪比高等诸多优势,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具有这一性质的材料已在生物成像领域大放异彩。同时,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荧光成像材料,由于高的发光效率,优异的光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纳米尺寸效应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出红/近红外发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纳米探针显得十分有意义。可能是因为这种探针
“5.12”汶川地震引发的大量滑坡给灾区群众带来了一场巨大灾难,造成极其惨烈的伤亡与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汶川地震触发岩质滑坡的地质条件共性是,山体呈层状碎裂结构特征,坡体节理非常发育,尤其是顺倾层状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触发滑坡灾害,因此,对顺倾层状碎裂结构岩质边坡的研究任务十分紧迫,意义重大。本文以顺倾层状碎裂结构岩质边坡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地震动力响应规律与失稳破坏机理的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国岛屿众多,如台湾岛、海南岛等。海南岛与我国大陆最近相隔20公里,台湾岛距离大陆超100公里,大连市与烟台市跨越渤海间隔100公里,如何在这种超长距离下建设超大跨海上桥梁或许会成为一种世纪难题。并且海上多强风,如何使海上超大跨桥梁在其设计周期内不会因风而损坏甚至坍塌成为了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对超大跨桥梁颤振控制方法及机制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