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后期小说中的白色批判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va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2018)是美国20世纪以来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之一。罗斯的文学创作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跨越半个多世纪,他的多部作品成为当代美国读者和文学批评家推崇的经典。罗斯一生的创作始终关注犹太民族的话题,虽然因为描写了太多“有缺陷的”犹太人,他早年曾被指责为有自我憎恨倾向的犹太作家,犹太人和犹太主题从未远离过罗斯的作品。罗斯通过对犹太人边缘生存的呈现与思考,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书写的世界”,他的作品激发了无数读者去探索、思考那个“未被书写的世界”。
  本论文立足白色批判理论,以文本涉及的时代背景为时间轴,研究罗斯创作生涯后期的四部作品——《反美阴谋》、《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美国牧歌》和《人性的污秽》,集中考察罗斯对美国的白色问题的思考与批判。从上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末,白色在美国的方方面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犹太人的边缘生存则体现了白色的运作方式。在这四部小说中,罗斯试图破除白色的不可见性并解构美国的“白色神话”。
  绪论首先回顾了菲利普·罗斯的创作生涯,然后在充分梳理欧美及中国学界关于罗斯创作研究的基础上,介绍本论文的理论框架——白色批判理论,说明其对于罗斯研究的深刻意义与关联,最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假设、目的、方法和内容。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聚焦罗斯的小说《反美阴谋》,特别考察小说对于白色与种族平等之间的矛盾关系的书写。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战争为时代背景,叙事人九岁的犹太男孩菲利普·罗斯以回忆的方式呈现了美国从1940年到1942年这一时期的另类历史。欧洲战争和美国反犹主义共同作用下的美国犹太人的生存困境所揭示的是,白色与权力的共谋有效地将犹太人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造成了种族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小说家对美国犹太人在这一历史时期在结构、公共政策和经验层面的边缘生存的刻画,从白色的排他权、白色的压迫和白色的暴力三方面揭露白色权力的种族主义本质。
  第二章结合小说《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集中考察罗斯对白色与美国自由民主关系的思考。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的美苏冷战和麦卡锡主义为时代背景,以两位叙事人的回忆为框架,主要讲述了艾拉·林戈尔德的政治遭遇。美国向来以平等、自由和个人权利来标榜其民主,但种族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美国“建国理想”的最终实现。在小说里,美国白人统治阶级以共产主义为借口掩盖种族矛盾,竭力排除异己,而罗斯通过刻画一个与时代背景相吻合的“小人物”,以他的政治生涯为主线从政治体制、公民身份和阶级斗争等方面深度剖析了白色与美国自由民主之间的关系,通过集中呈现美国白色的“暴政”、白色的公民身份和跨阶级的政治同盟,揭示了美国自由民主的白色本质。
  第三章围绕《美国牧歌》,考察小说家在白色与文化多元关系问题上的深刻洞见。小说以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战争和国内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为背景,主要呈现了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的文化困境。美国一直以“熔炉”自居,努力塑造开放、多元的形象,但以族裔群体单向融入白入主流文化为特征的文化同化一方面巩固了白色文化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也消除了非白色文化带来的挑战。主人公塞莫尔的同化经历呈现了美国犹太人在美国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塞莫尔的同化经历表明,白色文化在美国社会中处于霸权地位,塞莫尔同化之后拥有居间的文化身份——白色文化的卫道士和白人圈子里的局外人,这些均揭露了“美国天堂”或美国田园的白色本质。
  第四章立足对于小说《人性的污秽》的解读,集中考察小说家对于白色与美国社会道德秩序之间关系的思考。小说以20世纪末的美国为时代背景,主要讲述了假扮犹太人的黑人科尔曼·西尔克在所谓的“后种族”时代的不公正遭遇。美国向来视社会公正为它的道德理想,但是“正当的专制”总是碾压个人道德权威,所谓的社会公正掩盖了对个体的不公正。在小说中,罗斯紧紧围绕主人公科尔曼在职业、学术和私生活领域经历的道德困境,集中讨论白色的道德理想、白色的道德困境和白人的道德危机,呈现了美国20世纪末的道德乱象,白色的存在是对道德秩序的彻底否定,而真正的社会公正也只是海市蜃楼。
  结论总结了罗斯这四部小说所揭示的白色问题,指出罗斯在其一生的创作中不断地思考美国的现实生活、美国社会所面临的族裔问题和其它社会问题以及人性,而他的作品正是对这些思考的呈现与提炼。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基于白色的种族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社会。罗斯没有成为犹太民族的“鬼作家”,他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了作家的社会责任,也维护了文学作为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从而履行了他作为作家的诗学责任。
其他文献
汉语普通话三声及三声变调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热点,在有关外国汉语学习者汉语声调产出的研究中,鲜有关于音系环境、韵律层级以及学习年限对汉语普通话三声习得的研究。本研究以端木三(2007)和黄伯荣&廖序东(2011)对汉语声调的研究分析,以及冯胜利(1996)和邝剑菁&王洪君(2006)对于韵律词及韵律层级相关研究的成果为理论基础,从GlobalTIMIT(L1_English)语料库中选取24位美国英语
学位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语言哲学,最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哲学领域,是欧洲社会批判文化运动的成果之一,也是后结构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构”这一概念以“结构”为预设,是针对当时长时间处于统治地位的结构主义的反思与反叛,并以质疑与消解为主要特征,力图系统地颠覆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因而称之为“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翻译观颠覆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和文本的终极意义之说,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流动性和开放性,使
语体语法是从语体的角度看语法的交际功能和属性,因此和以往的文体、风格、语域研究都有很大不同。语体是“实现人类直接交际中最原始、最本质属性的语言手段和机制”,是一种用语言来调节交际中双方彼此之间关系和距离的机制和系统。关于语体语法理论的研究,目前还处在理论发展阶段,虽然已有关于语体语法的大量研究,但是结合实例向其他领域拓展仍有研究空间,这也是本文所要进行发展的部分。  在语体语法理论的框架下,本文对
《地之国》是作家约瑟夫·奥尼尔经过七年努力创作出的一部作品。2008年,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评价。中外文学研究者们对小说中的不同主题进行了解析,但从叙事伦理角度对小说伦理主题进行研究的却在少数。  本篇论文基于詹姆斯·费伦的叙事伦理,融合了李定清对伦理关系的分类和聂珍钊提出的“斯芬克斯因子”和伦理身份的概念,搭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在故事层面,本文从小说中的人际关系和族裔关系两方面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立场的研究迅速发展。而国内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书面语篇中的立场标记语,缺乏对口头语篇中立场的分析;其次,缺乏对涉及主体间性和人际关系的访谈节目会话的深入研究。  本文以杜博伊斯的“站姿三角”模型和会话分析为基础,选取访谈节目《杨澜一对一》为语料,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访问者在提问环节是通过何种方式表达立场的?(2)为维持和谐的交谈,受访者在回答环节是如何调整自己所处
学位
语言从来不只是一种用来交流的中性媒介,也是权力阶层用来建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结构的建构工具。媒体语言更是如此。中美贸易战作为近年来重要国际事件之一,事关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命运,对全球经济发展也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对其相关的新闻语料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批判话语分析(CDA)主要侧重于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建构,但对认知过程的识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一种以认知为导向的话语分析理论,PiotrCap
学位
特雷西·莱茨(1965-)是美国当代非常活跃一位的剧作家、编剧和演员。他创作的首部戏剧作品《杀手乔》是一部关于美国南部一个白人家庭的悲剧。《杀手乔》曾在15个国家上演,并被改编成电影成功上映。该剧在芝加哥首映便大获成功,使莱茨获得土星奖的最佳编剧奖的提名,从而确立了莱茨在美国剧坛的地位。《杀手乔》为莱茨日后的戏剧创作奠定了基调,他的另一部家庭悲剧《八月:奥色治郡》为其赢得了包括普利策戏剧奖在内的多
学位
本研究探讨词汇衔接在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运用。研究人员收集了朱巴大学一年级本科生的50篇学术论文,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采用定性研究,分析文中用以实现衔接的词汇元素,揭示学生写作文本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学生在写作中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斯托茨基(1986)提出的五类词汇元素,包括:重复(R)、同义词(S)、反义词(O)、包含(I)和派生(D)。学生在学术写作中使用的衔接手段倾向于多使用重复、尽量少
学位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语言学习的水平,也会对他们的作文成绩产生影响。纵观国内外,大多数相关研究主要以在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的词汇水平和写作能力都比较高,研究结果不能反映其他语言水平学习者的情况。因此,本研究以高中生为对象,他们的英语能力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改变研究对象单一的局面。  本研究通过文本
学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和多语教育的日益深入,三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变得愈加普遍。三语者需要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复杂的语言系统,这样才不仅能够独立地使用三种语言,而且还能与人进行跨语言交流。这意味着,在跨语言加工过程中三种语言系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作用。那么,与之相关的问题是:三个语言系统是如何组织词汇语义的?词汇表征如何与潜在的语言信息相联系?语际同源词可以用来调查这些问题。由于语际同源词在语音、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