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接收机非相干矢量跟踪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wee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中,GNSS矢量跟踪技术通过融合信号跟踪与导航计算以实现二者相互增强,既能提高信号跟踪的灵敏度及动态性能,实现信号桥接,又能提高导航计算的精度和连续性,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GNSS接收机的关键技术之一。非相干矢量跟踪技术对传统标量接收机改动小,同时能带来令人满意的性能,是目前矢量接收机硬件实现的优选技术。论文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研究背景,以接收机性能增强为目的,以非相干矢量跟踪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非相干矢量跟踪研究的不足,从实验平台搭建,基带定位融合算法设计,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算法设计、性能分析与评估、性能验证五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在实验平台搭建方面的主要工作有:针对基于MATLAB的软件接收机“数据处理效率”与“仿并行运行”之间的矛盾,设计了基于“码相位推算”、“通道距离监测”、“粗授时”、“整数毫秒测距”的伪距测量方案,解决了伪距观测量同步提取问题,使软件接收机具有“仿并行运行”的特性及扩展为矢量接收机的能力,兼顾了程序运行效率,为论文的算法验证提供了实验平台。
  在基带定位融合算法设计方面的主要工作有:第一,针对传统接收机基带算法脆弱性,提出了在导航域中完成捕获、位同步、通道发射时间初始化的方法。通过引入“虚拟路径”的概念,推导了导航滤波器辅助计算信号发射时间、码相位、相关值比特相位、绝对时间标记算法。第二,推导了导航滤波器辅助法的误差传播方程,分析了辅助量的误差源及传播特性。第三,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比较了传统基带算法与导航滤波器辅助法性能,结果显示导航滤波器辅助法能显著提高基带功能成功率,降低观测时间。
  在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算法设计方面的主要工作有:第一,针对矢量码环严重依赖初始条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矢量码环控制算法(矢量码环绝对法),其特点在于采用导航滤波器绝对状态量直接计算码相位并闭合码环。第二,推导了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的误差传播方程,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显示,与“采用导航滤波器状态增量闭合码环”的控制算法相比,矢量码环绝对法对初始条件依赖较小且抗差性能较强。第三,针对矢量码环“码相位直调”硬件实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码相位增量调整”的设计思路以调节本地码相位到设定值,容许控制延迟,便于硬件实现。第四,设计了基于矢量码环绝对法的非相干矢量跟踪算法,全面而深入的讨论了系统模型、参数设置、运行时序、算法流程、硬件实现相关问题。
  在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性能分析与评估方面的主要工作有:第一,针对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结构分析和性能定性分析的不足,从系统方程和残差构建角度分析了标量和非相干矢量接收机异同,从“信号损失”和“星间辅助”角度定性分析了矢量跟踪环路的优势。第二,推导了矢量码环绝对法码跟踪偏差的数学表达式,阐明了大气延迟估计误差到码跟踪偏差的传播机理。第三,针对性能分析中“解析分析”法和“实验分析”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半解析”构架的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快速仿真与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了“解析分析”和“实验分析”的优势,具有场景与环路参数设定灵活、跟踪和导航误差计算精确、评估速度较快、评估结果贴近实际的优点。第四,利用“半解析”法分析了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噪声性能及动态性能,讨论了卫星数量、环路参数对环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矢量码环绝对法的码跟踪偏差问题。
  在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性能验证方面,通过处理“城市峡谷”环境中实际采集的中频数据,比较了标量接收机、非相干矢量接收机及NovAtel接收机板卡的性能。标量接收机采用了通道监测和清除、重捕获、带宽自适应技术以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在信号跟踪性能和导航精度方面均强于标量跟踪环路。在定位精度方面,采用单北斗系统的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尚不能超过融合四大GNSS信号的NovAtel接收机。但是,非相干矢量跟踪环路在卫星数量较少、卫星几何分布并不优良的环境中仍然能提供十分接近参考轨迹的二维定位结果,局部直行路段没有出现NovAtel Propak6TM接收机的定位异常问题,局部拐弯路段能提供比NovAtel Propak6TM接收机更加贴近参考轨迹的二维定位结果,测速精度超过了NovAtel SPAN-CPT组合导航系统内部的接收机板卡。虽然论文的算法是在北斗系统中设计、测试的,但同样可以应用到其他GNSS中。
其他文献
面临高度对抗性、高度不确定性、高度动态性的任务环境,无人机的任务需求已逐步从单平台向多平台方向发展。近年来,多无人机编队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以百千为单位的小型旋翼机协同演示任务,而以传统固定翼无人机为主体的多机协同尚待发展。作为飞机中最主流的构型之一,固定翼无人机可以达到更大的飞行速度和载重量,但是相应地损失了垂直起降、悬停等功能,飞行试验也需要较大的场地。因此,本课题着眼于固定翼无人机,结合飞机
学位
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是因为强对流天气系统所造成的剧烈天气现象,它们会给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关于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及雹云的预报技术,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由于基于天气雷达信息仅是实况的反映,缺乏较长的预报提前量,因此,以发生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物理场为背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预报模型,从而解决预报提前量以及预报准确率问题。  本文基于天津气象站点
学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人体动作识别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并广泛地应用于智能监控、生活娱乐、人机交互、医疗康复等多种现实场景。总体上,人体动作识别研究可基于 RGB 视频序列和深度视频序列两种主要数据源开展,并通过计算机建模描述人体动作序列的特征,以此实现人体动作识别模型构建。而相对于 RGB 视频序列,深度视频序列中蕴含了更多复杂且难于提取的潜在人体动作信息,因此,如何提取深
为了确保缫丝工艺的生产品质,在蚕茧用于缫丝之前,需要对蚕茧进行分选,滤除无法用于缫丝或难以缫成正品丝的蚕茧。由于缫丝生产工艺对于蚕茧分选的准确率要求较高,而现有的蚕茧分选研究的分选准确度提升受限于蚕茧茧层图像获取的完整度。因此,本文基于获取蚕茧茧层完整图像的这一需求,开展了蚕茧的茧层完整图像获取方法的研究。  首先,本文结合茧层完整图像采集的需求与蚕茧的形状特征,设计了蚕茧茧层完整图像采集装置,其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船舶的控制技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船舶众多关键技术领域内,欠驱动水面船的路径跟踪控制已经成为船舶运动控制的一个研究热点。欠驱动水面船路径跟踪控制系统具有欠驱动特性、强非线性、易受模型参数变化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影响等特点,对其提高路径跟踪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该控制系统的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路径跟踪作业的精度,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因具有单台接收机可实现全球范围内高精度定位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海上高精度定位。现阶段海上工程化应用的PPP技术以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浮点解PPP为主,且存在定位结果收敛时间长、可靠性难以保障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海上PPP定位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是PPP技术尚待解决的关
全垫升气垫船作为一种高性能船舶,突破了传统排水船的支撑方式对航速的阻碍,垫态航行于支撑表面,具有高速性和两栖性的优点。因此,全垫升气垫船的航行不受水深的限制,还可以在其他特殊表面上高速行驶,如冰面、沼泽地、岸滩、草地等,这是其他排水船无法做到的。但是,其有别于常规水面船的船体结构和垫态航行特性又使得对全垫升气垫船的精确建模非常困难,特别是其垫升系统的气垫压力以及囊指型柔性围裙下缘与航行表面间隙泄流
全电力船舶是我国未来船舶的重要发展趋势,其具有运行经济性好、操纵性强以及可靠性高等一系列的优点。全电力船舶中压直流电力系统中包含有大量的由电力电子变换器供电的恒功率负载,其工作时会向系统中引入等效的负增量电阻,进而会影响到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稳定性是全电力船舶中压直流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因而开展全电力船舶中压直流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全电力船舶中压直流电
随着人类探索与开发海洋的逐步深入,水下无人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所承担的任务也日趋复杂、多样,从而对其自主航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局部环境构建与运动规划是支撑UUV实现自主航海的关键技术,本文紧密结合UUV的实际应用需求,以实现安全航行为核心目标,针对水下三维空间的局部静态、动态环境构建与运动规划问题展开研究,力求提供由认知到决策的系统解决方案。静态
控制系统作为机械制造设备及工业智能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在工农业、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有着众多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基于视觉的控制技术,并以灵活度高、执行效率高等优势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领域。基于视觉的控制系统通过使用视觉传感器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周围环境中提取有用信息,并用识别理解后得到的运动参数信息来控制执行机构完成任务,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将人类从某些环境恶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