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及其生态补偿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水文调节、水土保持、气体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程度的加深使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双方在数量和空间上匹配效率,亟需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域外效应来弥补区域的供需匹配状况,进而揭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与价值量的空间匹配关系,为横向生态补偿方案的构建奠定基础。秦巴山区地处中国南北过渡带,其自然资源禀赋,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但其经济发展水平缓慢,所以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域外效应和生态补偿的探究,可以促进区域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对2000~2018年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开展深入探究;其次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和分析,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数量和空间匹配关系,识别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区和需求区;最后从生态辐射力的角度模拟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域外效应,并以此来核算和修正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和资金分配,从不同视角来解析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价值,研究结果对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2000~2018年秦巴山区主要以林地和草地为主导,林地面积为13.72 × 104~13.74 × 104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47.68%~47.76%,其中有林地、疏林地以及其它林地的面积在逐渐增加,而灌木林面积处于减少的趋势。草地面积为8.37 × 104~8.45 × 104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9.10%~29.38%,其中高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在增加,而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在下降。(2)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分析。2000~2018年秦巴山区4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时空上存在显著差异性。时间上,固碳服务多年平均值为641.72 gCm-2,总体波动较小;产水服务平均深度为530.82 mm,其变化趋势较为平稳;生境质量多年均值在0.79~0.8之间,年际间变化不明显;景观美学服务多年的平均值为0.65,年际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空间上,4种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地区都集中在高山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森林和草原为主,而较低地区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3)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分析。综合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比值发现较发达的市域主城区和郊区供需比值都相对较低,而农村居民地中工业欠发达,人口较为稀疏,其供需比较高,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此外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的匹配状况也存在差异性,固碳服务、生境质量服务主要以高低型空间匹配为主,产水服务主要以低低型空间匹配为主,而景观美学服务主要以高高型空间匹配为主。(4)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域外效应模拟。从固碳服务域外效应分析,甘肃省的临夏市、湖北省的西陵区、河南省的义马市、陕西省的王益区、四川省的罗江县以及重庆市的渝中区分别受到迭部县、神龙架林区、卢氏县、汉滨区、若尔盖县以及巫溪县的补给量较多,补给量分别为10万t、6.9万t、2.5万t、2.35万t、14.6万t和6.14万t;从产水服务域外效应分析,甘肃省的城关区、湖北省的西陵区、河南省的石龙区、陕西省的碑林区、四川省的成华区以及重庆市的万州区分别受到夏河县、巴东县、西峡县、富县、若尔盖县以及奉节县的补给量较多,补给量分别为1.63亿m3、0.44亿m3、0.09亿m3、0.11亿m3、1.2亿m3和 0.65 亿m3。(5)秦巴山区横向生态补偿框架的构建和完善。在生态系统服务域外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模拟供给区和需求区的横向生态补偿标准以及资金分配过程,从而构建了区域生态补偿框架。从区域内横向生态补偿资金总额得出固碳服务生态补偿总额为1.25亿元,产水服务生态补偿总额为13.80亿元。从补偿方资金分配密度分析固碳服务为285.75 元/km2,产水服务为3190.26元/km2;受偿方资金分配密度在市县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固碳服务平均资金密度为585.22元/km2,产水服务平均资金密度为6030.67元/km2,在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部低的态势。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①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域外效应空间模拟。秦巴山区地形复杂,衡量秦巴山区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给其它区域带来怎样的影响是重难点。本研究通过生态辐射力和断裂点公式,来模拟和识别地区的生态辐射力的大小,估算区域间固碳和产水服务供给区对需求区的补给量,定量模拟区域间生态系统服务的域外效应,为山区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补偿奠定一定的基础。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和区域经济差异来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方案。本研究尝试将生态辐射力模型运用到横向生态补偿过程中,模拟供给区和需求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并根据区域发展差异,修正了生态补偿标准和资金分配过程,从补偿方和受偿方两个视角来构建生态补偿框架,为山区横向生态补偿奠定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为了解扬子陆块西缘铀成矿与苏雄组火山岩年代学特征、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铀富集机理,对扬子陆块西缘的铀富集与成矿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源地区苏雄组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测年及Lu-Hf同位素进行分析,苏雄组酸性火山岩富硅(SiO2=66.27%~77.02%)、富钾(K2O=2.72%~7.29%)、富铝(Al2O3=11.65%~18.84%),
期刊
鉴于事件触发机制在减少控制任务执行次数、提高通讯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几类分数阶系统在事件触发控制下的稳定性问题.首先,探讨了一类基于观测器的不确定分数阶系统渐近稳定性.其次,进一步研究了该系统的鲁棒追踪控制问题.然后,讨论了一类分数阶奇异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最后,给出了一类分数阶切换系统在有限时间区间内的暂态稳定性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考虑到系统全维状态变量在实际中
学位
光催化还原CO2技术不但可以达到缓解温室效应的目的,而且能够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实现保护环境和CO2资源化利用双重目标。在光催化还原CO2反应中,光催化剂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CO2还原为高附加值产物,如C1、C2及C2以上产物等。然而,固有的缺点限制了光催化转化的效率:首先CO2分子非常稳定,因此需要注入大量能量才能活化C=O双键。其次,CO2分子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固定
学位
本文旨在探讨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CG发挥了两个主要作用,以提高公司绩效;控制和问责制的作用,这是旨在监视管理和改善公司绩效的策略;动机的作用,即提供鼓励经理人创建和维持公司竞争的机制,从而提高绩效。中国企业管治结构具有与这些作用相关的独特特征,其特征是高度集中,国家高度参与和双重董事会。具体的研究目标是调查:内部公司治理(董事会和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管
学位
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隅。特殊的高原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水系资源和高寒自然条件,孕育了许多特有的动植物物种,也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觅食、繁殖、迁徙和越冬场所,形成了独特的鸟类区系。1989年,青海省已知鸟类有291种,但之后仅有一些局部地区的研究,未见全省性研究的报道。为系统掌握青海省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状况,分析其群落多样性和动物地理区划,本文作者于2010-2
学位
数字贸易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不仅带动了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复苏,也在事实上改变了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和国际的生产、交付和消费方式。数字贸易交易的产品和服务多是知识密集型的,伴随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贸易对知识产权保护既提供了新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结合研究目标,本文将数字贸易定义为“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数字知识产权是与数字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或者说在数字贸易活动中发生的知
学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丹酚酸和丹参酮两类活性成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了解丹参中次生代谢通路及调控机制对认识丹参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丹参次生代谢调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方面:控制酶基因的表达量来改变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施加生物或非生物诱导因子来刺激次生代谢物的产生;利用转录因子调控次生
学位
研究目的:新冠疫情的爆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体育活动,对国民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居家时间增加,久坐频率提高,户外锻炼的时间大幅度减少,不正确的身体姿态使其肩颈长期承受超负荷压力,导致关联肌肉紧张、痉挛甚至劳损,严重影响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和体质健康。本研究旨在通过静态姿势评估、肩颈关节活动度测试、肩颈扳机点触诊,了解青少年
会议
在我国西部边疆省份地区,土壤风蚀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日益凸显,已演化为困扰其地区发展的棘手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西部边疆地区地表土壤风蚀问题,探索防风蚀效应与防治措施,最科学有效的措施是赴实地地表开展土壤风蚀原位实验研究。可移动式土壤风蚀风洞是土壤风蚀原位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我国可移动风蚀风洞的探索尝试较少。本论文总结可移动式土壤风蚀风洞的设计制造尝试,与美国Custom Products公司合作,完成了
学位
传统文体进入近代,出现文类的新陈代谢与文体形态的演变生新,相应地,针对各种文体类型展开的批评也因作为批评对象的文体本身的变化而产生批评之聚焦点、方式、视角等方面的变化。近代文体批评既有批评对象的多变性因素,也有批评自身因语境影响而生出的善变特征,但它与传统文体批评的血脉联系无法割离斩断,依传统走向现代的历时性规律看,它的继承与新变共存的特点体现了文体批评从传统到现代之间的过渡。在整体把握文体批评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