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家品牌传播研究——基于中国驻外大使馆自媒体的内容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chu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品牌构建与传播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保证,也是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优势。中国大使馆作为中国在国外的代表是国外群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传递中国国家品牌的工具。随着网络新媒体迅速的发展,大使馆自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在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作为中国大使馆的权威官方媒体,使馆自媒体往往是国外公众了解与中国相关信息的第一选择,所以使馆自媒体在国家品牌塑造以及传播领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中国驻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馆的官网及社交媒体进行了内容分析,以安霍尔特《竞争优势识别》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使馆官网及社交媒体主页的内容侧重点及所传播的国家品牌形象有哪些特点。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对中国驻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馆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进行了探究,分析了使馆Facebook主页的运营数据及整体的表现,以及根据vanRuler的传播网格理论探讨了使馆Facebook主页所使用的公共关系政策,并分析了目前该Facebook主页所实施的传播模式。本研究发现,使馆官网强调“硬实力”内容的传播,其内容偏重于政治、经济等领域,安霍尔特《竞争优势识别》模型中的文化、旅游、品牌等领域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使馆社交媒体使用情况来讲,中国驻外使馆还没有充分使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中只有5个国家设置了中国使馆Facebook公共主页,其中,2个使馆Facebook主页基本上处于被抛弃的状态。此外,本研究发现,目前使馆Facebook公共主页进行的是“单向式”国家品牌传播,其公共外交实践者并没有试图与目标群众建立对话或达成共识。
  对此,本研究提出应对中国驻外使馆官网及社交媒体的内容侧重点进行调整,增强中国使馆的中国国家品牌对外传播意识,更积极地使用国外新媒体平台来进行其传播活动。使馆也需要重视相关新媒体负责人的培养,注重其内容形式的多元化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女性角色是商业广告重要的创作元素,商业广告中呈现和塑造的女性角色,一方面能够作为窗口来透视女性的生存现状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它也在传递特定的性别观念和女性价值观,影响着女性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为了解商业广告中女性角色的运用现状和发展变迁,探讨广告中的女性价值观和社会性别观念,本文以2001年-2017年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为样本源,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中心元素、边缘元素、交叉元素三大方面入手,对女性角色本身、背景及画面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测量,并借助图像学理论,结合使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文化外交活动,尤其是全球贸易盛行和多元文化的交织更是为文化外交培育了沃土,承载着一国文化内涵及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自然成为愈发重要的文化外交载体,因此文化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的渠道实现文化的交流及传播成为了文化外交的热门途径。当然,在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往来中,由于文化产业的“朝阳产业”属性使得其变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更加引得各国重视。
  基于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这一新兴外交手段的经济功能已愈发显著的事实,有众多学者发现除可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外,同时还因文化产品中所携带着的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