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速度响应分析的浅埋涵洞动力特性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洞是公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造价和数量占比均较高。由于长期以来对公路涵洞的计算、设计不够重视,大多直接套用小跨径桥梁的设计标准,这导致涵洞在实际施工、使用、养护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涵洞洞身出现纵、横向裂缝;涵洞基础开裂,不均匀沉降现象;端墙、翼墙出现裂缝或者倾斜等。尤其近年来,关于涵洞病害与事故频发,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小则造成一定的损失,大则造成工程进度推延,影响到整条线路的施工规划。涵洞根据填土厚度(以50cm为界)有明涵、暗涵之分。关于涵洞的受力计算,高填方涵洞主要考虑土压力,低填方涵洞虽考虑行车辆载作用,但通常视作静力。即使对于浅埋明涵,也简单视作简支梁,用简支梁的计算方式来考虑冲击效应。在现规范中更是仅仅以50cm的上覆物高度为界限来决定是否考虑动力作用,而这种规定又是从拱桥相关规范直接沿用过来的。除此之外,涵洞的种类多样,不同种类的涵洞力学特性差别很大,用一种方法来考虑显然是不够的。基于以上所述,本文在参阅大量研究与工程实例的基础上结合路基路面与涵洞的受力基本理论、动力模型试验以及ABAQUS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涵洞在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两种不同模量的路面工况下,控制不同车速、不同填土高度进行了基于涵洞加速度的响应试验,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在充分参考大量理论研究与工程调研的基础上,从静力理论出发探讨了不同路面形式与地基、涵洞相结合时的受力规律,进一步结合动态车辆荷载分析了动力效应的作用与传递规律,为接下来以模型试验为主导、数值仿真为辅助的研究方案奠定了基础。(2)根据考虑到的对涵洞动力响应有关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如路面形式、填高、车速,设计了理想原型试验。依照相似理论,推导了本次常规重力场动力模型试验应该遵循的相似准则,确定了主要参数的相似比尺,并设计了动力模型试验。(3)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对不同工况的涵洞模型竖向和水平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了测量,进一步分析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加速度波形差异与动力作用规律之间的联系,得出荷载速度增加时,对涵洞横向振动影响更大。研究了不同路面下,涵洞加速度随填土高度的衰减规律,结合抗震规范,制订了以0.1g加速度为界限作为不考虑车辆对浅埋涵洞动力影响的安全阈值,进一步得到了相应的界限填土高度,刚性路面为50cm填土,70cm上覆物高度;柔性路面为60cm填土,80cm上覆物高度。(4)以原型为标准,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动力模型。用动力分析步计算得到了原型工况下对应的涵洞垂直与水平加速度时程曲线,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二者规律一致,但数值有微小差异。因此认为模型试验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有实际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抽采钻孔漏气通道的存在是造成钻孔瓦斯抽采效果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抽采钻孔漏气通道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抽采钻孔所处位置矿山压力的变化导致原有封孔段遭到破坏致使钻孔周围裂隙重新发育。在煤矿井下煤岩层不定期的来压致使原有封孔段被拉伸、挤压以及横向剪切,使得钻孔周围煤岩裂隙重新发育形成漏气通道。因此,在准确确定漏气通道的基础上实施二次封堵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钻孔周围可能存在漏气通道的位置的基础上,研发智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连接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的重要纽带,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价值评估是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制定土地利用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能够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从小地域出发,以厉山镇2007年、2012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
自2014年受到页岩技术的冲击以来,国际原油供需发生深刻改变,国际油价进入“新常态”。受油价的决定性影响,石油行业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其投资行为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本
滨南油田低渗区块目前普遍存在水井欠注问题,其中滨649块是滨南油田典型低渗储层之一,清楚地认识其低渗特性与注水开发生产特征对整个滨南油田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通过X射线
微粒子喷丸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喷丸的表面强化工艺,通过采用直径更小的微粒子以更快速度冲击靶材,在引入残余压应力的同时降低了受喷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金属零部件的硬度、耐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残余压应力场和表面粗糙度是微粒子和靶材相互作用的力学反映,受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和喷丸工艺参数的综合影响,通常用于测量喷丸强度的弧高度试片法并不能反映靶材对喷射的反应,而弹痕直径的影响因素刚好和残余应力场、表面粗糙度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群规模不断扩大,城际铁路快速发展。U型梁作为一种较新颖的桥梁结构形式,其建筑高度低、方便施工、造价低廉,在城际铁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U型梁质量轻、结构刚度小,其引起的结构噪声问题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以跨度30m的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噪声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回顾了我国城际铁路的发展现状,分析城际铁路噪声源,引出了
研究贮藏室内两种不同堆放的马铃薯堆码的贮藏效果,为优化马铃薯的贮藏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对贮藏马铃薯三个阶段的袋装堆放和箱装堆放堆码区内的温度和CO_2浓度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贮藏室内两种不同堆放的马铃薯堆码区内的温度受贮藏室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通过试验数据得到贮藏阶段的温度分布规律。马铃薯贮藏初期阶段的温度均高于的贮藏适宜值;在贮藏中期阶段马铃薯堆码区内的温度达到贮藏适宜值;后期阶段堆码区
集低密度、低摩擦系数、高硬度、高模量、高熔点、良好的耐酸碱性以及优异的中子吸收性能于一体的碳化硼(B4C)陶瓷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被作为轻质装甲材料、耐磨喷嘴、砂轮和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设计的复合材料,通过物理结构上的有序设计突破某些自然规律的限制,呈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长物理性质,例如,负折射、隐形、完美吸收和单向无反射等。其中,单向无反射是当入射波从结构的两侧打入时,一端的反射率较高,另一端的反射率接近于零的现象,这在集成纳米光学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如光学滤波器,传感器和光学二极管等。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和解析计算方法在超材料中研究了双带单向无反射和单向吸收现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抗震及耐火抗冻等优良性能而在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建筑物火灾频发,对建筑材料的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