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内固定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单节段(L4/5)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中期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广东省中医院脊柱科在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因单节段(L4/5)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症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0例,分为Dynesys动态内固定组(观察组)和融合内固定组(对照组),各20例,均行L4/5单节段手术。通过采集术前及随访时相关资料,采用VAS、JOA、ODI评分及Macnab评定标准,评估术前及随访时临床疗效;通过收集术前及随访时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及腰椎MRI,分别测量手术上位节段(L3/4)及下位节段(L5/S1)的椎间隙高度(H)及腰椎活动度(ROM),采用UCLA椎间隙退变分级标准对腰椎X光进行分级评分,采用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法、Weishaupt关节突退变分级法分别对椎间盘及关节突进行分级评分。记录两组术前、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情况,使用PASWstatistics20.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组内及组间的差异,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病例均全部获得随访,随访率100%。观察组随访时间48-64个月,平均54.65±4.08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47-60个月,平均52.60±3.44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Macnab优良率分别90%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JOA、ODI评分术后随访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随访时上下邻近节段椎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丢失,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内上下邻近节段椎间隙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一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上下邻近节段椎间ROM均有不同程度增大,观察组上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邻近节段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上下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上邻近节段比下邻近节段增加要大(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上位邻近节段增加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下位邻近节段增加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上下邻近节段UCLA椎间隙退变分级评分均较术前增加,观察组上、下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相应节段增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上下邻近节段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评分均较术前增加,观察组上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下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相应节段增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上下邻近节段Weishaupt关节突退变分级评分均较术前增加,观察组上邻近节段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邻近节段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上邻近节段前后比较,统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下邻近节段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相应节段增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影像学ASD共10例(14个节段),发病率为50%,其中男6例,占60%,女4例,占40%;术前平均年龄58.00±7.29岁,随访时长52.9±3.98个月;仅上邻近节段退变3例,仅下邻近节段退变3例,上下邻近节段退变4例。对照组发生影像学ASD共13例(17个节段),发病率65%,其中男4例,占31%,女9例,占69%;术前平均年龄55.15±5.77岁,随访时长53.85±3.16月;仅上邻近节段退变6例,仅下邻近节段退变3例,上下邻近节段退变4例。组间比较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P>0.05),组内比较性别、上下邻近节段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观察,发生影像学ASD共23例,发病率为57.5%,其中男10例,占43.5%,女13例,占56.5%,术前平均年龄56.39±6.48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长53.43±3.49月,发生邻近节段退变共有31个节段(两组共观察80个节段),其中上邻近节段17例,下邻近节段14例。结论: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内固定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中期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两者疗效相当;两种术式术后上下邻近节段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Dynesys动态内固定术并不能有效阻止或延缓邻近节段的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