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利民话剧中的苦难书写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h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黑土戏剧在我国东北部崛起,带给中国话剧界不小的轰动,杨利民是其中成就突出的一个。从1982年初次引起话剧界注意的《呼唤》开始,到2006年的《铁人轶事》,杨利民始终立足关东广袤的黑土大地,深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发展,思索着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作家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更理解生活的本质,也使杨利民的创作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眼光。苦难的生活是他创作的起点和源泉,因此只有把握了杨利民话剧中的苦难内容,才能准确解读其话剧创作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拟从他对于苦难的书写出发,对杨利民创作的主要思想内蕴和艺术追求作出全面的梳理,进而对他话剧思想艺术的独特成就作出初步的探讨和确认。作为一个不断努力突破自我的作家,他对于人类生存处境的理解也在不断一步步加深,对于苦难的把握,他经历了一个从具象理解到抽象思维,从关注其外部存在到内部强烈感知这样一个过程。从艰苦的生活条件到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压抑气氛,再到层层深入地揭露当今多元时代中人类的精神困顿,对于苦难的表述,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探寻,杨利民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文学是对生活集中、概括的审美反映,它凝结着作家的审美理想,不同的审美理想会带来不同的内容价值。在“苦难中的崇高”这一审美理想的关照下,杨利民的苦难书写体现出了追求“崇高”的审美倾向。除此之外,他在剧作之中,有意淡化作品的故事情节及外部冲突,着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主观感受,并且大量地使用所谓“无声的语言”,使其剧作显得含蓄、深沉、耐人寻味,具有了内向化的特点。杨利民的话剧之所以能够保持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就在于其中体现了一种毫无矫饰的美感,杨利民话剧中的苦难书写也因为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形成了一种超越苦难的态势。概括地说,这种价值包括平凡人生中的人情之美、雄强生命的力量之美,以及回归自然的人性之美。对于苦难的书写,对于苦难书写价值的追求,使杨利民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文学理念,也使其作品的内涵得到了升华。
其他文献
生和死是人类存在的双面雅奴斯。关注死亡是为了更好地关注生存。20世纪初期的中国内外交困,人们面临生存的极大困境,死亡威胁笼罩着人的日常生活。在民族与个体生存危机逼迫里
面对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国民文化自信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围绕新时代中华
戏曲艺术是毛泽东终身爱好的一项传统艺术,毛泽东也因为戏曲留下了许多佳话。作为一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化人,毛泽东由衷喜爱、欣赏和尊重戏曲艺术,他把这门艺术看成
《文心雕龙》研究已成为专门学问。对“龙学”名家研究成果的梳理是此学问应有之义,又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大有裨益。王更生既是《文心雕龙》的研究者又是教育者,于“龙学
中国音乐美学与中国美学学科发展的比较研究促进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启于中国美学学科理论建设,中国音乐美学界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研究中发掘其在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上是
如今,全球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而由于目前城市雾霾监测点数量少,密度低,且成本较高。我们对雾霾尚不能形成低成本细粒度的检测。但随着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师意想不到的事件,利用好了,突发事件便会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时机,给课堂增添不少色彩;不会利用或者利用不好,就不仅失掉了教育时机,而且突发事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素养提升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高职英语多维互动式教学策略,认为教学策略的制
唐代文言小说作为唐代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之一,历来为文学研究者所重视,研究亦十分深入。然而,对于唐代文人创作的人仙情感交流类小说而言,尽管此类小说已经具有相当数量的优
人民法院是纠纷解决的最后机关,处于调处社会矛盾的中心,也沉积和承受大部分的社会矛盾和怨气。法官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是社会各种矛盾纠纷的调处者和裁判者,因其独特的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