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丢失、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浓度显著降低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步态障碍,也常伴发如抑郁、认知缺损、自主神经症状等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994年Pascual-Leone首次将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并取得了有益的效果。随着越来越多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开展,众多学者通过各种方式探究rTMS治疗PD的机制,并力图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经颅磁刺激同步脑电图(TMS-EEG)是一种可以普遍应用于临床的新兴技术,通过高时间分辨率的EEG追踪TMS诱发的神经元瞬态变化,可以探测大脑皮质区域的兴奋性、连接性以及神经振荡活动,有助于探究神经疾病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使用TMS-EEG评估rTMS治疗后PD患者脑电的经颅磁刺激诱发电位(TEPs)波幅变化,探究rTMS治疗PD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优化PD的rTMS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30名PD患者,随机分为rTMS高频治疗组和rTMS低频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使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10米步行时间、30秒手掌上下翻转次数评估患者情况并记录,并采用减分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使用TMS-EEG检测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脑电数据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实验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高频治疗组,PD患者在20次治疗后,UPDRS量表分数及10米步行时间较前明显下降,30秒手掌上下翻转次数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6名PD患者治疗后UPDRS减分率>50%,疗效显著;另外5名患者治疗后UPDRS减分率为10-50%,疗效存在;4名患者治疗后UPDRS减分率<10%,无明显疗效。对于低频治疗组,PD患者在20次治疗后,UPDRS量表分数及10米步行时间较前明显下降,30秒手掌上下翻转次数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名PD患者治疗后UPDRS减分率>50%,疗效显著;另外7名患者治疗后UPDRS减分率为10-50%,疗效存在;5名患者治疗后UPDRS减分率<10%,无明显疗效。比较高频和低频两种治疗方法,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UPDRS评分细则,将PD划分为震颤为主型(TD型)和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PIGD型),发现高频刺激对于PIGD型的缓解率为87.5%,对于TD型为57.1%,而低频刺激对于PIGD型的缓解率为50%,对于TD型为77.8%。对比治疗前后的高频组治疗有效患者,单脉冲TMS刺激右侧M1区所诱发的TEPs波幅在刺激后0.150-0.185秒内在左侧额叶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治疗前后的低频组治疗有效患者,单脉冲TMS刺激左侧M1区所诱发的TEPs波幅在刺激后0.206-0.245秒内在右侧额颞叶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低频组治疗有效与高频组治疗有效患者,单脉冲TMS刺激右侧M1区所诱发的TEPs波幅在刺激后0.150-0.191秒内在双侧枕叶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刺激左侧M1区所诱发的TEPs波幅在刺激后0.207-0.249秒内在右侧额叶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频或低频rTMS均能有效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两种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的PD患者可能适宜于不同的rTMS治疗模式,PIGD型患者可能更适宜于高频刺激,而TD型患者可能更适宜于低频刺激;高频或低频rTMS可能通过兴奋或抑制不同的神经环路来调节PD患者的皮质兴奋性;TMS-EEG能够较好地评估皮质兴奋性,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检测技术在临床普遍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