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PPR蛋白EMS15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白化突变体eBis15经EMS化学诱变法得到。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株系为核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隐性突变。突变体的表型为植株白化,苗期致死。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显示eros15突变体的叶绿体空泡化严重,几乎不含类囊体片层结构。利用图位克隆和基因测序分析发现AT4G18520发生了终止突变,经遗传互补及等位分析确认了AT4G18520突变导致了ems15的白化突变表型。   EMS15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个PPR蛋白家族成员,其蛋白序列中间包含包括P、L、S在内的14个连续的PPR基序,属于PLS亚家族。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在不同物种中均有其同源物,进化上比较保守。利用RT—PCR和Real—Time PCR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该基因在根、茎、叶、花和幼苗中均有表达,而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已知多数PPR蛋白参与对质体基因的表达调控。为了探究EMS15基因对叶绿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我们利用RT—PCR分析、EMS15对叶绿体中前体mRNA内含子剪接的影响,结果显示部分叶绿体基因如trnK、petB、petD等的内含子剪接效率明显低于野生型。同时我们也检测了EMS15对叶绿体多顺反子的切割情况,发现EMS15对叶绿体基因组编码的RNA聚合酶(PEP)亚基rpoA的切割效率明显下降。EMS15可能参与叶绿体基因表达的多种调控过程,其中的分子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霍乱弧菌是引起急性脱水性腹泻的人类肠道病原菌.对霍乱弧菌毒素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发现,只有当霍乱弧菌进入到人体肠道后,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的两类毒素基因(TCP和CT)才会被
会议
该文首先合成了几类水溶性的聚合物,a.完全水溶性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及其铵盐;b.两亲共聚物:碳九油与丙烯酸的共聚物(用乙醇胺中和过);c.完全水溶性共聚物:丙烯酸与丙烯酰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自2007年以来,中国大陆反复发生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的大规模爆发和流行.我们建立了分析中国大陆EV71衣壳
会议
大气腐蚀是金属在薄液膜下的电化学腐蚀.薄液膜下金属腐蚀实验研究由于难以得到稳定、连续、均匀的薄液膜以及薄液膜下较大的IR降,使得电化学方法等其它腐蚀测试技术难于在大
四氰基配位聚合物由于具有有趣的拓扑结构及优异的性能因此在配位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以[M(CN)4]2-(M=Ni,Pd,Pt)为构筑基元与过渡金属离子和含氮二齿配体组装反应,得到了22个新型四氰合金属基配位聚合物。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这些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对部分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基本表征,并利用吸附仪研究了部分配位聚合物的气体吸附性质。以[M
污水处理系统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特定的环境为耐药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揭示耐药性沙门氏菌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水环境中
会议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过程中,毒性因子三型分泌系统(T3SS)主要起到破坏宿主组织,杀死免疫细胞的作用,是该菌致病
会议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方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中,主要通过水产品和伤口等途径感染人类和水生生物,导致人和水生动物发生疾病.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会议
该文以水蒸汽/丙烯为分离物系,采用蒸汽渗透技术对气体脱湿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水蒸汽在复合膜中的渗透机理进行了探索.首先研制了蒸汽渗透膜,选用聚砜中空纤维支撑膜,采用涂布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的2号病原,并因引起大规模的水源性疾病暴发而备受关注.由于该病原无简易动物模型,并且无法从细胞培养获得大量卵囊,因此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