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在“盘峰诗会”上爆发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论争,这是继20年前朦胧诗论争以来中国诗坛规模最大的一场诗歌论战。它昭示着当代先锋诗坛内部分裂的公开化,是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
论文首先对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间的这场论争进行了总体回顾,通过论战双方的自我言说,理清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以往评论界过分夸大两者对立面的研究现状,本文着重从个人写作、日常主义诗学、语言意识的觉醒、对纯诗倾向的反思及叙事性手法的引入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双方美学追求的共通之处,同时指出了双方在精神立场、思维方式、话语资源、艺术手法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分歧。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在1990年代前后的发展嬗变与时代话语的转型息息相关,受到诗人自我心态调整的影响,同时也符合文学史自身传承与流变的内在逻辑。论文的第二章从诗与时代、诗与自我、诗与诗三个层面探讨了发生这场论争的深层原因,认为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这种分野其实早已埋藏在后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的诗学实践当中,只是在世纪末的焦虑中才一触即发。
文章最后总结了论争的意义及其对新世纪诗坛的影响。世纪末发生于诗歌界内部的这场纷争,尤其是这场论争所渗透的各种非理论性动机和效果,都是当代中国文化气氛压抑的表征。它不仅仅是诗人诗学焦虑的集中体现,更彰显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诗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