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熊胆、熊去氧胆酸及胆酸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之一。ITP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虽然现代医学治疗 ITP的方法很多,但疗效不尽理想,且复发率多。熊胆是蒙医临床常用且主要的止血药物之一,以该药作为主要组分进行配伍的制剂治疗ITP疗效高且安全性、可靠性强。  目的:  首次客观评价蒙药熊胆、熊去氧胆酸及胆酸对ITP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作用机制,为蒙药熊胆、熊去氧胆酸及胆酸治疗ITP提供科学依据,更为研发和利用蒙药熊胆及其有效替代品提供线索。  方法:  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性模型即血小板生成减少模型:将9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蒙药熊胆(低、高)剂量组,熊去氧胆酸(低、高)剂量组和胆酸(低、高)剂量组,从造模第1d开始,各组相应进行灌胃治疗,治疗10d后,通过对比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等指标,评价蒙药熊胆、熊去氧胆酸及胆酸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  采用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方法复制ITP模型即血小板免疫性破坏模型: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蒙药熊胆(低、高)剂量组,熊去氧胆酸(低、高)剂量组和胆酸(低、高)剂量组,从造模第6d开始,各组进行相应治疗,治疗10d后,通过对比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分类,相关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形态学等指标,评价蒙药熊胆、熊去氧胆酸及胆酸减少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及对ITP的治疗作用。在确定药效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以熊胆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T细胞亚群CD3+、CD4+、CD8+;ELISA法测定各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4、干扰素-γ(IL-4、IFN-γ)等,以探讨蒙药熊胆及熊去氧胆酸治疗ITP的可能机制及途径。  结果:  1.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性模型结果显示,造模后,模型组外周PLT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均减少,与同期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胆酸低剂量组外,其余各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升高,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蒙药熊胆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尤为显著,与泼尼松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APS免疫法建立ITP模型结果显示,造模后,模型组小鼠出现皮肤紫癜,PLT计数急剧下降,巨核细胞计数增加,而产板型巨核细胞数降低,脾脏脏器指数增大,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异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胆酸低剂量组外,其余各治疗组一般情况改善,PLT计数显著回升,巨核细胞计数降低,而产板型巨核细胞数显著升高,脾脏脏器指数降低,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泼尼松组,蒙药熊胆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尤为明显,三组间无差异(P>0.05)。  3.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阳性表达率减少、阳性荧光强度下降,PAIgG含量明显升高,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百分比值减少,血清IL-4表达水平降低、IFN-γ表达水平升高,IFN-γ/IL-4的比值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泼尼松组、蒙药熊胆高剂量组、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阳性表达率升高、阳性荧光强度增强,PAIgG表达水平降低,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百分比值上升,血清IL-4表达水平升高、IFN-γ表达水平下降,IFN-γ/IL-4的比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泼尼松组,蒙药熊胆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尤为明显,三组间无差异(P>0.05)。  结论:  1.蒙药熊胆、熊去氧胆酸及胆酸均能恢复ITP小鼠的血小板计数,增加血小板的生成,抑制骨髓巨核细胞的异常增生,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改善相关免疫器官的病理改变,其中有效成分熊去氧胆酸的治疗作用比胆酸明显,与熊胆相同,且熊去氧胆酸大剂量作用更明显。  2.蒙药熊胆及熊去氧胆酸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血小板相关抗体,调整失衡的T细胞亚群比例,恢复细胞因子水平等体液及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来减少血小板的免疫性破坏,促进血小板生成,恢复血小板数量、改善血小板功能,从而对ITP有治疗作用。  3.熊去氧胆酸可代替熊胆作为治疗ITP的有效药物。
其他文献
习总书记在省部级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迎接党的
目的:观察细辛不同品种汤散剂作用下小鼠行为及脑酶学的变化。 方法:单叶细辛汤剂组、单叶细辛散剂组、华细辛汤剂组、华细辛教剂组、j匕细辛汤剂组、北细辛散剂组、空白组
本来想先去西藏吃苦,然后去巴厘岛享福的,但7月15日之后就是巴厘岛的旺季了,涨价10%-20%,所以觉得不大划算,后来就决定6月份先去巴厘岛。6月下旬正好是上海的黄梅天,在梅雨到
[英刊《煤炭文摘》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了跳汰原理和跳汰机控制问题。该大学还对跳汰理论和跳汰机模型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控制跳汰机的两种主要方法:采用浮子机构或
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Microchip-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μCE)进样体积小,分离速度快,芯片通道尺寸与细胞大小相容性高,因此在单细胞检测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是μCE最先采用,常用的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响应速度快等优点。μCE-LIF法在细胞多组分的定性定量检测
目的:对主要原药—冬虫夏草进行替代研究;对新组方的生精胶囊进行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以及新功能主治方面的药效学研究。  方法:查阅与冬虫夏草替代品有关的文献,结合其购买
目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程中起着刺激和放大炎症的关键作用,药物阻断其活性可有效缓解RA病情,是RA治疗中重要的药物靶点。本研究通过构建hTNFα转基因小鼠,并从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和细胞因子检测等方面系统性地对转基因阳性小鼠的表型进行评价,筛选获得具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特征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模型对临床前(AT132)和市售(Adalimuma
桑寄生原植物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Lecomte) Dae,为半寄生性常绿小灌木,广泛分布于西南各省,是来源于桑寄生科的常用药用植物,八八版《贵州
济南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褚玉颜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团结进取,使济南市民政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拥护和热情称
测试了130余件含金石英脉及不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试样,查明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特征,同时配合其它预测含金石英脉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预测靶区,经过初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