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空间是现代生存体验的基本范式,不仅彰显着生存其中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决定着文学的精神面貌,构成着文学内在的生命内涵。193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与中国其他传统地区截然不同的充满魅力的空间地界,充斥着繁荣的物质消费,有着最西化的生活模式和建筑景观,人们生活其中感受着来自都市空间的新奇和快感,同时也承受着快感倏然即去的怅然若失和焦虑无助。在这个空间极度裂变与重组的时空里,政治空间、经济空间与文化空间不断震荡,传统空间意识的颠覆与现代空间意识的建立又让作家们处在一个偶然、短暂、分裂与流变的空间体验之中,唯此之际,该如何从文学的城市空间叙事中唤出更为深层的人类内心空间的精神意义,或许这才是讨论海派文学中的空间形式所暗含的更有意味的问题。本文旨在以国外文学空间叙事学中的约瑟夫?弗兰克、加布里埃尔?佐伦和加斯东?巴什拉等人的研究作为理论背景,从加布里埃尔?佐伦的地形学、时空体和文本三个层次的空间分析理论着手,衍化出海派文学城市空间叙事中的“物化空间”、“社会空间”和“文本空间”。“物化空间”从重构与并置的外部生存空间与海派女作家笔下的日常生活空间角度分析了纷繁复杂的物化空间如何影响生存其中人们的人格精神;“社会空间”则以人作为空间原点,依托空间与人所产生的行为、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等等来分析海派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现代都市空间与传统自然空间的疏离、身体空间书写的多元化以及文本中意识澎湃的心理空间等;“文本空间”着重讨论海派文学文本中叙事的空间化转向和创新。本文利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此时期的典型作家的作品进行横向的、纵向的空间叙事剖析,探讨“人”与“空间”的深层互动,以期为1930至1940年代的海派文学城市空间叙事研究开拓出全新的视域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