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治吏思想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也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为中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他的治吏思想——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政治策略,重点打击了擅权、分权的大臣、官吏,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维护了君主独尊,成为历代君主统治的有效工具,支配了两千余年的中国政治,影响了君主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任免、考课群臣百官的治理措施,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指导作用。而全面认识韩非的治吏思想,则是我们继承、借鉴这一宝贵文化财富的前提和基础。与学术界一直以来认为韩非治吏思想极端的评价不同,本文认为:韩非治吏思想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赋予君主独尊的地位和权势;更在于他敏锐地观察到权力膨胀所带来的隐患和危害,对君主、大臣权力所做的约束限制。他的治吏思想体现了鲜明的“中庸”特色。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韩非治吏思想产生的基础。韩非治吏思想是在对韩国社会现实的分析中,以“变易”史观、“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作为基础,吸收并改造老子“道”的思想而形成的。面对战国后期宗室贵族专权、国家危亡的社会现实,韩非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以“亲亲”为基础的“礼治”已经对官吏失去约束控制作用,成为君主集权的最大障碍。应根据人之“好利恶害”的特性,以法律作为引导和治理官吏的手段。他吸收并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赋予君主以“道”的权威和特性,一方面为君主独尊、以法治吏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试图以“道”来制约限制君主。 第二部分论述韩非治吏思想的内容。针对操权擅政的大臣操纵政权的表现和手段,韩非认为君主不能以法治吏是使其权力被侵夺的主要原因,因此韩非提出了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结合以治理官吏的政治策略,要求君主加强自身依法治吏的自觉性,堵塞奸臣侵权的一切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既强调君主独尊的地位是其能够运用法术治吏的前提;也强调君主依法治吏是使其获得独尊地位的重要途径。 第三部分评析韩非治吏思想所具有的“中庸”倾向。通过对韩非治吏思想的进一步分析,指出韩非不仅在君臣关系上体现出既抑臣又约束君主,注重分寸、
其他文献
家族、宗族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探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有助于中国家族、宗族制度史的总体研究,也有助于拓宽和加深秦汉魏晋
1938—1952年的黄泛区乡村社会走过了一段颇令人感到意外的变迁之路。总体来看是以持续与稳定为主流的变迁之路。黄泛区的农村经济演变,主要表现为一种低水平的持续,在这持续中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对清末新军建设进行了评述。清末新军建设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完成了晚清军事由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的嬗变,引
近年来,观光农业日渐成为国内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好去处。观光果园作为其主要开发模式,通过开展采摘、耕种等农事活动,让游客享受田园、回归自然,在旅游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变迁,是研究和探讨建国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不仅是理论界研究的热门选题,
位置差分数字测速传递函数 ,直接影响按连续系统设计法设计的速度回路校正环节的有效性。通过本文推导和仿真验证表明数字测速传递函数等效为一个微分和惯性环节的组合更为合理 ,而不是文献 [1 ]、[2 ]等所等效的纯延迟环节。文章给出了满足等效的工程条件。
在中美关系史上,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不仅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这段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二战后,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劳工移民接收国,其中,墨西哥劳工和土耳其劳工分别在两国的劳工移民中占主体地位.本文主要考察他们在美国和德国的同化状况,进而指出其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