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整个过程中,出行行为的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市民进行出行方式选择的研究工作,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管理与建设的一项重要且必要的任务。目前,西安市已经进入了机动化飞速发展的快速时期,小汽车出行增长量在迅速增加,道路交通拥堵现状日益严重,西安市的很多路段出现了高峰期提前并有所延长,甚至是常发性拥堵等现象。因此对居民的出行规律特征、出行决策过程和出行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短距离出行是城市出行的主要出行形式,出行方式也比较多元化。短距离出行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普遍不多,居民对出行过程的舒适性追求也普遍不高,所以在进行交通结构的不断优化时,可以考虑将依赖小汽车从事短距离出行活动的这一部分出行者的出行方式向自行车、公交交通等方式上去转化。因此,这篇文章以城市短距离出行的方式选择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为例,利用建立好的SEM-Logit模型为依据,对短距离出行活动的特征与规律进行细致分析,以及一些不同情况下的方式的分担率的变化及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出行者交通方式的转变以及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首先,这篇文章分三个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概述与总结,分别是:出行行为的理论研究、数据调查的方法研究和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研究,其中在因素探究里,重点分析了潜在变量的这一部分,对出行行为的基本意义进行了阐述,且表明出行行为是一个结合了出行者本身生理与心理活动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出行需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出行行为的产生形式以及它的影响过程。随后介绍了出行行为分析的一些理论基础,例如随机效用理论、前景理论等。文章随后以西安市为例,对居民短距离出行可能用到的若干交通方式进行了分类与对比;随后提出了影响出行方式选择过程的潜在变量的概念并加以说明,并根据不同的交通方式总共确定了需要具体分析的7个潜在变量:分别是经济性、舒适性、服务环境、准时性、便利性、安全性和出行偏好;然后并运用了SEM模型的方法刻画了潜在变量与显著变量、与与其相对应的观测变量之间的逻辑关联;随后以随机效用理论为依据,运用效用函数对Logit模型的出行方式选择进行了更近一步的完善,进而构建了SEM-Logit的整合模型。接下来,为了构建模型的需要获取一定量的基础数据样本,调查组在西安市的不同地点发放问卷并及时收回,随后利用RP与SP相融合的调查方法,对西安市的居民进行了随机的出行调查,主要通过调查居民上一次短距离出行活动的属性,然后对出行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与统计,并对西安市居民的短距离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概括总结并得出了一定的居民出行规律。最终,通过前文建立的SEM-Logit模型与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仔细分析研究了西安市居民的短距离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并检验了SEM-Logit模型的拟合结果。最终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Logit模型而言,考虑了潜在变量的SEM-Logit模型的解释性较好,在原有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该群体的出行方式选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