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估值与股票预期回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发展历程跌宕起伏,投资者对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入。但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高收益,投资者无法正确、理性的进行投资。众多研究者开始探究影响股票收益的因素,试图找出适合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策略。本文将从估值维度出发探究其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2000年至2017年所有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数据,选取账面市值比、销量价格比因子来衡量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构建投资组合策略,运用投资组合分析法研究上市公司估值因子在股票市场中的有效性程度。首先,本文使用单因素排序法对估值指标进行分组回测,构建多空对冲组合,衡量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估值因子与股票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且能获得显著超额收益。然后本文研究了估值因子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发现账面市值比因子在食品加工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中表现较好,销量价格比因子在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零售业中表现较为显著。除此之外,本文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常见的股票收益解释变量后,观察其投资组合绩效的变化情况,经研究发现,估值指标对于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依然稳健,在大规模公司更加显著。最后针对以上实证结果做了进一步分析和解释,从经济机制的角度——Q理论探讨了上市公司估值指标预测收益能力的原因,本文实证研究选取企业资产规模、企业分红、企业产权性质来衡量企业投资摩擦程度,研究发现盈利溢价效应在投资摩擦程度更低的公司中表现更显著,此类公司通常属于大规模公司或者国有企业,资金充裕经营稳定,实证结果符合Q理论对于盈利溢价效应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但是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由规模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出现新的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既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其中,教育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个人发展、家庭富裕和社
投资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而言,投资是其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由于投资问题涉及到的信息面广、影响因素多,仅凭单个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时常难以进行决策,因此需要集中多人的智慧以弥补单个投资者知识经验以及信息不足的弊端。投资决策通常由多名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小组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并做出最优决策。尽管群决策方法有利于投资问题的决策,然而,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已
联合行动是人类社会性的普遍和基本特征(Julius Schonherr,2019),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与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比如一起建造一所房子、一起打比赛,或者只是接住别人递过来的一杯水等,都包含了不同程度的联合行动。以往关于联合行动的研究大多关注正常成人,少有研究考察儿童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中,联合表征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能力以及亲子分离现状作为留守儿童生活中不可避
为了满足教育消费者优质多元的教育需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民办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蓬勃发展的民办教育确实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教育乱象,亟待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置身于竞争白热化的教育市场,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学校品牌之间的竞争,因此,民办中学品牌竞争刻不容缓。要启动学校品牌竞争,精确的学校品牌建设策略不可或缺。然而,当前许多民办中学的学校品牌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本人就职于BY教
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三种,即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主要依靠其投放贷款带来的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来实现,因此由于借款企业违约所导致银行贷款发生损失的风险,即信用风险必然成为银行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风险种类。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重点环节。事实证明贷后管理作为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防范信用风险、抑制不良贷款发生方
“关联公司”及“恶意串通”是在我国民商事立法中两个较为模糊的概念。我国法律对关联公司以及恶意串通规则没有明确规定,且在司法认定过程中较为困难,证明责任分配混乱,导致在适用结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明晰关联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合同纠纷类案的焦点问题,解决司法适用中不确定性问题等,有利于将抽象模糊的理论转化为具有实操性的裁判规则。通过对比关联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结果,发现
公益行为是社会团体或个人为了解决人类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帮助特定社会群体,基于利他意识或一定的社会关怀而做出的捐赠、救助与志愿服务等行为。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处于自我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人生发展的加速期,公益行为的参与对青少年自我认知与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其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从而促使其幸福感水平的提升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能够促使个体主动成长
在信息流通渠道相对较少的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主要大众媒介之一的报刊担负起了信息传播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但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新闻界相关资料的整理,笔者发现少有学者对国民党统治区民间报刊进行详尽的客观解读,也鲜有学者从新闻史学角度,结合历史语境对这段报刊史料开展更详细的研究。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报刊是社会的记录者和反映者,透过对当时相关报道的分析能够以更直观的角度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社会。本文以1945
在对环境进行治理和改善的背景下,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的消极变化,同时更是一种低成本又有效的亲环境策略。然而城市居民对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存在相关认知和后果意识的漏洞。本研究基于规范激活模型探究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态度的影响因素,即探究对垃圾分类的后果意识是否影响公众的行为意愿。在城市生活垃圾影响环境的背景下,本研究以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规范激活模型开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