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抗肥胖功能益生菌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儿童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肥胖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儿童肥胖症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亟需探索健康安全的抗肥胖方法。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某些益生菌具有抗肥胖功效。然而,不同益生菌的抗肥胖机制差异较大,且有很多并未被研究者剖析清楚。因此,本课题将通过体内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优秀的儿童抗肥胖益生菌,并揭示其机制,具体内容包括:(1)找出肥胖和正常体重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菌;(2)通过体外途径筛选得到具有潜在抗肥胖功能的菌株;(3)评价潜在抗肥胖功能菌株在体内的抗肥胖效果;(4)揭示抗肥胖菌株的作用机制。首先,本课题以哈尔滨地区的肥胖和正常体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99例粪便样本进行了菌群结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以及双歧杆菌属的含量降低,拟杆菌门、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的含量增加。结合此结果及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哈尔滨地区肥胖儿童肠道中的某些具有抗肥胖功能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可能出现了减少或缺失。其次,本课题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99例儿童粪便样本中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了筛选,并进一步利用体外方法对候选菌株的表面疏水能力、功能特性(促进L细胞分泌PYY的能力或产胆盐水解酶能力)、耐受生物体消化道屏障(人工肠液胃液能力)能力以及细胞表面粘附能力进行了评价,最终保留了12具有潜在抗肥胖功能的菌株,包括5株植物乳杆菌,2株嗜酸乳杆菌,1株为鼠李糖乳杆菌,2株加氏乳杆菌以及1株唾液乳杆菌。其中有5株菌具有促进L细胞分泌酪酪肽(peptide,PYY)的能力(简称PYY通路菌),5株菌具有良好的产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 ydrolase,BSH)能力(简称“BSH通路”菌),2株菌二者兼具(简称BSH-PYY通路菌)。由于这12株菌均获得于正常儿童粪便,说明哈尔滨地区肥胖儿童肠道中缺少一些具有潜在抗肥胖功能的乳酸杆菌。为了评价12株潜在抗肥胖功能菌在体内的作用效果,本课以雄性C57BL/6J小鼠(包括低脂饲料正常饮食组、高脂喂养模型对照组、高脂喂养和补充奥利司他的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高脂喂养和补充益生菌(共12组,每组分别补充一种菌)的实验组)为模型,展开了为期8周的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除I15-1菌株外,其余11株菌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肥胖效果,且植物乳杆菌H-87(“BSH通路”菌)和唾液乳杆菌LCK11(“PYY通路菌”)的抗肥胖效果略优于阳性药物奥利司他。具体来说,H-87和LCK11均能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体重、体脂、白色脂肪组织细胞、肝脏重量以及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增加,够缓解胰岛素抵抗以及血清脂代谢紊乱(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将二者分别认定为“BSH通路”和PYY通路中的最优抗肥胖功能菌,并利用荧光成像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光光度计法、elisa、western blot、q RT-PCR、高通量测序技术、测量学和细胞学手段等,对二者的抗肥胖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H-87能够定植于小鼠回肠内,显著促进回肠中甘氨鹅去氧胆酸(Glycine chenodeoxycholic acid,GCDCA)和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的水解及其水解产物(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和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的产生。此外,由于胆汁酸的肝肠循环作用,肝脏中则出现了鹅去氧胆酸显著降低以及CDCA的显著增加的现象。进一步,回肠中TUDCA和GCDCA的浓度下降通过减少回肠组织L细胞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缓解了胰岛素抵抗;而肝脏中CDCA的增加则通过激活类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介导的脂代谢通路,抑制了肝脏脂质合成和储存。此外,H-87还能够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紊乱。总之,H-87能够在小鼠体内通过产BSH调节胆汁酸代谢,以及缓解肠道菌群结构紊乱共同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发生。与H-87类似,LCK11也能够定植于小鼠的肠道中。此外,LCK1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能够通过激活肠道L细胞的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通路促进PYY分泌,实现抑制食欲的作用。此外,与H-87相似,LCK11也能够有效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且其作用效果优于H-87。总之,LCK11能够通过抑制食欲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发挥其抗肥胖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揭示了哈尔滨地区肥胖和正常体重儿童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体内外研究方法,筛选并获得了两株具有显著抗肥胖功能的益生菌,并揭示了二者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磺胺类抗生素(SAs)作为最早应用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其大量使用和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越来越多的SAs在水环境中频繁检出,引起了人们对水环境安全的高度关注。基于零价铁(ZVI)活化过硫酸盐(PS)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实现SAs的有效降解,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势,但也面临着ZVI用量大、反应时间长和污染物降解不彻底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超声波促进化学反应原理,拟构建超声强化ZVI/PS
学位
长链非编码RNA指包括食管癌在内的许多人类肿瘤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分子,可以通过染色质重构、改变组蛋白修饰以及与转录因子结合等方式调控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长链非编码RNA具有作为食管癌诊断和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潜力,有望成为食管癌的潜在治疗靶点。该文就长链非编码RNA在食管癌中的调控及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期刊
期刊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也逐渐由消费类电子产品延伸至新能源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等领域。但是,由于液态碳酸酯电解质的易燃性,传统商业锂离子电池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因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泄漏、电池内部短路而导致的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频发。固态电池由本征安全性固体材料(固态电极、固态电解质)组成,同时为锂金属负极的使用提供契机,进而可以实现高比能量锂电池。本论文在总结固
学位
超疏水材料因其良好的拒水特性在自清洁、水油分离、抗菌和流体减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低温高湿环境下由于冷凝液滴易在超疏水材料的结构表面及内部形核生长而使得材料的超疏水性能丧失,材料在低温冷凝环境下超疏水特性的保持仍是一大挑战。因此,通过设计材料的微结构来提高超疏水性能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设计并制备了不同微结构尺寸的石墨烯基微-纳分级结构褶皱薄膜、石墨烯基有序褶皱薄膜和无序褶皱薄膜
学位
为提高临床试验管理质量和效率,基于本院临床试验管理流程建立临床试验管理系统(CTMS),包括立项审查、伦理审查、合同审查、项目启动管理、项目实施过程管理、试验药物管理、项目费用管理、生物样本管理、项目结题管理和项目统计与查询管理,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精细管理。通过结合CTMS各模块功能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工作流程优化重构,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降低人为出错率,取得了显
期刊
消化系统肿瘤因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病死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近年来,随着RNA测序技术的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癌症中的作用不断被发现。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rothelial carcinoma antigen 1,UCA1)在多种癌症中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
期刊
过敏性疾病是一类发病率高且缺乏良好治疗手段的婴幼儿易患病,其中以过敏性湿疹最为常见。针对中国婴儿特点筛选出可以调节过敏的益生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过敏性湿疹为切入点,对中国过敏性湿疹患儿肠道与其母乳的菌群的组成及代谢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可通过调节Regulatory T cells(Treg)/T helper 17 cells(Th17)细胞分化比率、抑制炎症反应的可缓解过敏益
学位
期刊
社会文明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催生了诸多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福祉和民族未来。面向日益严峻的水污染防治难题,结合不断增长的废弃生物质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需求,施行废弃生物质的高价值材料转化,开发生物炭基环境功能材料,用以驱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实现水中新兴污染物的有效削减,契合“变废为宝”、“以废治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研究重点聚焦于生物炭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非金属改性作用待明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