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使用遥感、GIS、GPS技术,对1964年、1973年、1990年、2000年四期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解译后得到四幅景观类型图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分析软件Fragtats从类型和景观水平上对近40a焉耆绿洲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水安全、土安全和防护安全等方面,对焉耆人工绿洲近50a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景观类型水平计算分析表明:从1973—2000年焉耆绿洲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并逐渐呈连片趋势,耕地已经成为绿洲景观类型面积最大的斑块类型;天然植被斑块数量增加,但斑块面积减少、聚集度明显降低。 景观水平计算分析表明:从1973-1990-2000年,整个研究区的斑块数增加、斑块密度逐步提高,而平均斑块面积在减小,这说明了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呈下降趋势,景观斑块之间的面积差异有所增大。 转移矩阵计算结果表明,1973、1990、2000三时段耕地增加主要是由天然植被转换而来,而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新增面积主要是从耕地、草地和戈壁转化而来。芦苇沼泽1973-1990年之间,减少了17.52%。这时期芦苇沼泽主要转换为耕地、天然植被和盐渍化土地。盐渍化土地面积从1973-1990年增加了24.24%,增长的面积主要来自于天然植被和芦苇沼泽。 生态安全分析表明: 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焉耆绿洲农耕区实行大水漫灌、农田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升高、绿洲内部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同时,由于绿洲内部防护林体系尚未建立,没有应有的生态防护功能,人工绿洲内部生态安全度低。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焉耆绿洲耕地面积增速减缓和排水措施逐步完善,使得农耕区重度盐渍化土地有所减少。这时期农耕区开始脱盐,而博湖水质因为径流来水下降,和农田排水增加导致其矿化度增加,矿化度由上世纪60年代前不到1g/L上升到1975年的1.44g/L。博湖水位下降,河流湿地萎缩,芦苇沼泽面积大大减少。由于没有改变大水漫灌的方式,毛灌定额还很高,所以农耕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还很高。这一时期,人工绿洲内部生态安全程度较低。 1976~1987年期间,博斯腾湖(博湖)水位逐年下降,湖水面积萎缩,1987年博湖水位降至1958年来最低水位,而矿化度也从1975年的1.44g/L达到1958年以来的最高点1.87g/L。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博湖水质矿化度最大的阶段。1982年西泵站投入运行后,水循环方式改善,博湖出盐量增加,缓解了大湖水质的持续恶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径流来水增加,博湖水位开始上升,博湖水质持续改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2000年,绿洲大部分天然植被被耕地取代,焉耆绿洲已经成为一个人工绿洲。灌溉体系和防护林体系趋于完善,人工绿洲生态安全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