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一种分散的掩蔽持续的时间超过目标刺激持续的时间可能会降低靶刺激的清晰度,这种现象称为替代掩蔽(简称OSM),传统的知觉实验通常采用视觉后向掩蔽在网膜水平上干扰对目标刺激的加工,主要有模式掩蔽和偏对比掩蔽两种形式。近年来客体替代掩蔽(简称OSM)的实验研究表明,围绕目标刺激呈现四个点也可导致目标刺激的可见性下降。OSM发生在客体表征水平上,它既是值得研究的掩蔽现象,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非对称的客体替代掩蔽效应,是指在目标刺激的周边处比在中心处引起更强的替代掩蔽效应。假设空间注意集中在目标刺激,周边的和中央的掩蔽刺激位于与在研究中提到的对目标注意路径相同和相反的方向。这种非对称的替代形状与注意转换对非对称的替代掩蔽效应的贡献有关。方法:本文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以母语不是英语的被试做了七个实验,在这七个实验中,前四个实验分别以字母为实验材料,掩蔽刺激出现在目标刺激的外侧和内侧,非对称掩蔽的形状被独自和按矩形方式熟练地呈现,后三个实验将实验材料改为数字材料,掩蔽刺激出现在目标刺激的离注视点近的位置——中心掩蔽和离注视点远的位置——边缘掩蔽,非对称掩蔽的形状也被独自和按矩形方式熟练地呈现。采用E-prime软件进行编程,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对称客体替代掩蔽的发生同注意转换的方向有关同是否在中心和边缘无关。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沿着同目标一致的注意-转换的方向比与其相反的方向产生更强的掩蔽效应,并且不因为是否是熟悉的母语和是否是数字材料而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引起非对称性客体替代掩蔽效应的机制,是确定转向目标的注意动量流引起的。可能是在直接路径上,具有一定动量的掩蔽刺激能更快地吸引注意或者是接受更多的注意,在它周边产生更强的抑制区,相对与它相反方向的位置的掩蔽刺激来说。那么,在受抑制较强的区内靶刺激这种衰落的趋势很有可能重新被编写,从而导致非对称性客体替代掩蔽效应。虽然不像对称性替代掩蔽效应,非对称性替代掩蔽效应是由于目标和掩蔽刺激之间同注视点是否是中心-边缘的关系产生的,而不是由于空间注意转换导致的。在实验一中,对称的客体替代掩蔽和非对称性可替代掩蔽都发生了,但在实验二中没有发生,在实验五中,当实验材料变为数字材料的时候也没有发生,这与Nobuyuki Hirose and Naoyuki Osaka(2010)在实验2中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虽然被试是来自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并且实验材料改为数字材料。重要的是在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结果分离对称性掩蔽效应和非对称性掩蔽的效应,同样在实验六和实验七以数字为实验材料的实验中也分离出了对称性掩蔽效应和非对称性掩蔽的效应。关于目标的非对称性-抑制机制更容易被注意动量流实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对非对称性客体替代掩蔽解释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也就是不以英语为母语的被试和实验材料改为数字的时候,仍然适用。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发现非对称性客体替代掩蔽效应同转向靶刺激的注意的方向有关,与中心-边缘的位置因素无关。我们认为朝向靶刺激的注意转换产生的注意动量流对于与靶刺激相同方向和相反方向分别产生不同的效应,是导致非对称性客体替代掩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