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迎红杜鹃植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的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996115122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濒临灭绝的白花迎红杜鹃的植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确定了其分类地位,为了对这一稀有植物大量繁殖,探讨了播种、扦插、压条,组培等繁殖技术,研究结果如下:  白花迎红杜鹃是迎红杜鹃的一个变型,学名Rhododendron mucronulamm Turcz.f.album Nakai。白花迎红杜鹃和迎红杜鹃株体颜色和花器官颜色差别较大,白花迎红杜鹃的花瓣、花丝、花柱均呈白色,花药为黄色,花蕾淡黄色,花萼绿色,嫩枝和多年生枝分别为黄绿色和黄褐色,迎红杜鹃幼叶为绿色,随着叶龄增加叶片由绿转红,白花迎红杜鹃从幼叶到老叶均呈深绿色;白花迎红杜鹃花口径显著大于迎红杜鹃,迎红杜鹃花药显著大于白花迎红杜鹃,其他花器官大小均无差别;叶片大小也无差别。白花迎红杜鹃的花期比迎红杜鹃晚5~6天。  白花迎红杜鹃种子千粒重为0.113g,每个果实的种子数一般介于370~440之间。在本试验中迎红杜鹃播种繁殖最佳基质配比为:腐殖土:松毛土:河沙=1:1:1;最佳播种方式为:均匀撒播在苗床上后再覆上一层河沙,其发芽率达到65%。  扦插繁殖中,无论嫩枝扦插还是硬枝扦插均未生根。  白花迎红杜鹃压条繁殖的成活率高达100%。  白花迎红杜鹃茎尖及茎段用0.1%升汞消毒3min接种于改良MS+ZT5.0 mg.L-1+NAA0.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6.5 g.L-1,pH值为5.0的培养基中效果最好,分化率达到95.82%;叶片用0.1%升汞消毒1.5min接种于改良MS+2,4-D0.2 mg.L-1+TDZ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6.5 g.L-1,pH值为5.0的培养基中效果最好,出愈率和分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2.15%;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改良MS+ZT1.0 mg.L-1+NAA0.3 mg.L-1,其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率和增加高度分别达到了9.31和1.91cm;最佳壮苗培养基为改良MS或Read+IBA0.5 mg.L-1+ZT0.2 mg.L-1,增加高度达到3.05cm,壮苗效果好,苗色绿,苗粗壮;最佳生根条件为:1/4改良MS+IBA0.5 mg.L-1+蔗糖20 g.L-1,生根率达到93%;练苗移栽成活率最高的方法是先在河沙中锻炼10天再移栽至松毛土:腐殖土:河沙=1: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88%。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很强,语文教学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发展直接相关,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
目的:语文也可以称之为国文,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科目.在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下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多样化需求,为了进一步提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生由于心智发育程度较低,资料分析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是一个复杂、广泛的一门教学.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此
课堂的教学形式是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大多来自于课堂学习,因此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
被子植物具有雌、雄两种配子体,其生活周期是二倍体孢子体和单倍体配子体世代交替的过程,其中,雌配子体(胚囊)在植物花粉管引导、受精和受精后的种子发育等生殖过程扮演着关
学位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需要把握住教学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合理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逐步高效.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方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