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凹陷路家庄地区东营组河流相储层预测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ina_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勘探开发的深入,勘探领域己逐渐从主要寻找构造圈闭向寻找地层圈闭转变。储层预测就成了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具有横向高连续性的地震资料结合具有纵向高分辨率的测井资料的分析方法已逐渐成为储层预测的主要手段。储层预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地球物理界兴起并迅速普及的储层或油气藏研究的应用技术,是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在勘探开发不同阶段来揭示地下目标层(储层、油气层等)的空间几何形态(包括储层厚度、储层项底构造形态、延伸方向和尖灭位置等)和储层微观储集性能参数的展布特征的一门技术。它是将地震资料与具有高分辨率的井点测井资料匹配、转换和结合的过程,且地质知识贯穿于这个过程的始终。因此,储层预测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它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石油地质家的预测能力。
  饶阳凹陷路家庄地区地处饶阳凹陷中部,区域面积104km2,目的层段为下第三系东营组,该地区属于留西断槽带和南部留楚背斜带之间的过度区域,在这个结合部形成了很多复杂破碎的小断块群。前人研究认为,本地区东营组储集层为大型河流相砂岩沉积体系,物性差,断层多,单层厚度薄,一般常规试油产量较低。因此对其开展储层预测研究,分析有利砂体的分布规律,找到河道砂体预测的有效方法,可以为本地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找到新的突破。
  为了提高油气预测的准确率,地震相的划分是尤为重要的一步,地震相划分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油气勘探结果的可靠性。论文通过对各种基础资料的分析,在学习和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多道地震剖面进行了仔细跟踪对比,通过地震相分析技术,进一步对其东营组地层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各地层的底界,典型的地震相单元和类型,对工区内砂体展布做出了预测,并研究了河流相地震地层学,初步建立河道地震相模式。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勘探生产中也见到了良好效益。而作为储层预测核心技术的地震反演,其方法、原理及其物理意义也在迅速发展变化,并己应用到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该反演假设地层的反射系数是稀疏的,利用地震解释层位和井约束控制波阻抗的趋势和范围,采用一个快速的、趋势约束的脉冲算法产生一个宽频带结果,反演结果较忠实于地震资料,同时又补充了部分低频和高频成分,因而纵向分辨率较常规地震资料有所提高。波阻抗反演在地震勘探技术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以叠后反演应用最为广泛,叠后反演主要包括道积分、递推反演、模型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本文对反演技术的由来,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综述,对道积分、递推反演、模型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中的普通克里金法和指示克里金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论述了几种反演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对各种反演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在饶阳凹陷路家庄地区的储层预测中,本文采取了地震相分析技术,对东营组河流相储层分布进行了定性的预测;通过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对储层砂体展布进行了具体预测,并且预测了储层的厚度和孔隙度及其平面展布特征。根据砂体预测厚度平面图、孔隙度预测平面图以及波阻抗平面图,综合分析可以得知,Ed3为中一高孔储层,孔隙度在16%-25%之间,为本套储层的主要含油层系,Ed2和Es1的孔隙度相对偏低,孔隙度在10%-23.7%之间,为本套储层的次要含油层系。将预测的储层厚度与井统计厚度进行对比,吻合较好,个别井的误差较大分析认为可能受断裂构造影响所致。通过小层波阻抗平面图和小层沉积相平面图对比,井控砂体一目了然,预测砂体的位置符合沉积模式的规律,说明反演结果可靠。
  综合分析得知,预测结果与沉积相分析的结果大体一致,预测砂体的位置符合沉积模式的规律,结果可靠。
其他文献
文安斜坡位于冀中坳陷霸县凹陷东部,东临大城凸起,西与霸县洼槽及马西一鄞州洼槽相邻,向南延伸到饶阳凹陷的南马庄构造带,向北以里坦断层与武清凹陷相隔。近几年来,文安斜坡带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重点研究区带,油藏类型以岩性和岩性一构造油藏类型为主。为了解决研究区特殊构造、沉积所带来的储层预测难题,开展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地质统计学反演预测技术以及对波阻抗体的处理解释研究工作。  地震反演主要有叠前反演和
学位
复电阻率法是近儿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频率域电偶源地面电法勘探方法,是电磁勘探方法中唯一的能直接指示油气藏的方法。复电阻率法在油气勘查上,主要用于检测、评价工作区域内的局部圈闭或异常是否含油。提供钻探靶标,提高钻井的成功率,降低勘探、开发风险和成本。该方法曾于1999、2000、2002年在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腹部进行过试验、试生产及大面积生产工作,2003年在克拉玛依九区浅层稠油油田应用初步反演和各类资
学位
随着油田开发生产的不断深入,我国陆上油田现已大多进入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油田地质复杂性进一步暴露,非均质性严重,开采难度大。对于老油田而言,地下仍含有大量的剩余油,如何准确地描述剩余油的分布是当今油田开发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出现了一些研究剩余油的新方法,并且剩余油的研究已从单学科分析向地质研究、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及测井方法等多学科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进行剩余油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准确、精
学位
地层—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当前油气藏勘探的热点之一。建立合理的预测及评价方法体系是勘探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仅将地震信息单一的应用于常规的构造解释等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亟需借助于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展开地层沉积相、储层特征综合分析、油气藏分布规律等更深层次的研究。而基于地震信息及沉积学理论开展的沉积岩及其形成演化过程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为此类油气藏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
学位
四川盆地是一个富天然气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前期勘探成果表明:元坝地区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是中国石化川东北天然气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是实现中国石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保障。在勘探开发的同时认识到,储层是制约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元坝地区储层发育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1]。因此通过对本区目的层段开展基于AVO技术的多种叠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对各种异常属性的敏感性进
学位
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根据以往的钻井、测井、化验分析、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以及地震资料,以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工程学等为理论指导,对塔河油阳BM(巴楚县和麦盖提)地区小海子组储层进行了预测;并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完成了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筛选最优化的地震属性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预测;利用测井约束反演结果对储层进行追踪对比,落实构造.岩性圈闭并进行描述,最后,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和提出井位建议。  
学位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较深,储层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加上后期沉积构造的影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易被泥质、砂子或灰岩角砾所充填,使得碳酸盐岩充填缝洞储层测井评价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旨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充填缝洞型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泥质颗粒较小、泥质的吸附性能较强,易将储层孔隙充填。且泥质的导电性高于砂岩、灰岩角砾,对测井值的大小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含泥缝洞型储层的
学位
塔里木台盆区碳酸盐岩储层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由于储层埋藏深,类型多样、变化大,分布复杂,成岩作用强,造成储层油气藏类型多样,在油气勘探丌发中面临诸多难题。本文基于塔里木台盆区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实用的缝洞储层参数计算方法。  复杂的孔隙空间结构、储集体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点给储层划分及储层参数计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大量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毛管压力分
学位
苏罩格气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主力上产区之一,具有很大的勘探前景。但本区有效砂岩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厚度薄,在垂向上分布分散,主要产层盒8段为典型低孔、低渗薄储层,受此特点的制约,勘探质量一直不高。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6年本区针对上、下古生界天然气已经开展过纵波二维地震勘探工作,在利用地震波动力学特征进行直接油气检测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暴露了勘探成功率不高的弱点。因此,本文引用了三分量数字
学位
随着当前复杂地区勘探技术的发展,本文通过对AVO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丌展了岩石物理基础研究和AVO属性分析,并结合参数模型和实际勘探工区,从叠前资料中反演出AVO属性参数,从而揭示岩性及流体的变化特征。  本文首先介绍了岩石物理学基础,包括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以及密度,还介绍了一些弹性模量,储层参数对弹性参数的影响,在岩石物理学中主要介绍了Gassmann方程和Bi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