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表层水微塑料赋存特征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bertra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微小塑料。微塑料作为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按来源分为初级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基于各地区严峻的微塑料污染现状和黄河重要的环境意义,有关黄河下游及入海口的微塑料污染研究亟待开展。本文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和入海口的表层水样获取了微塑料污染数据,进一步分析了样品的微塑料赋存特征,同时分析了微塑料污染的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成果为黄河微塑料污染防治提供了数据与理论支撑,并进一步丰富了河流的微塑料污染数据。本研究分别于2018年7月、2019年3月借助浮桥和船只采集黄河下游与入海口主河道上不同点位的表层水样,采样时通过不锈钢水桶在各点位采集5 L水样(每个采样点三次)。样品处理首先通过预实验、质量控制与质量实验(QC/QA)验证提取方法,然后通过静置沉降、离心分离、密度浮选、过筛、消解等步骤获取微塑料,进而通过镜检统计样品的微塑料赋存特征,借助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ATR-FTIR)等手段对有代表性的微塑料进行表征分析。最后结合实验数据和资料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和规律,进一步推断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方法对密度较小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的提取率为90.94%。对表层水样中极少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高密度微塑料收集效果不理想。(2)水样中微塑料形态有纤维、絮团、碎片、小球、薄膜等,其中微塑料纤维占比在90%以上。研究中多数微塑料属于初级微塑料,镜检时多次发现微塑料纤维缠绕成絮团的现状。黄河下游的微塑料形态类型比黄河口丰富,研究区域的微塑料形态占比相对稳定。(3)水样中的微塑料粒径以50-200μm为主,枯水期黄河下游和入海口的占比分别为77.66%和67.95%,丰水期黄河口的50-200μm微塑料占比为92.95%。枯水期黄河下游采样点的微塑料粒径分布波动不明显,入海口各采样点的粒径分布具有相同波动规律。(4)SEM分析中微塑料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环境侵蚀,多数微塑料表面光滑,破损边缘尖锐,结果证明样品中微塑料多为初级微塑料。通过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发现了PE、PP、PS、PET四种塑料材质和渔网类混合纤维。(5)丰水期和枯水期黄河入海口的微塑料丰度分别为654 items/L和930.2 items/L,枯水期黄河下游微塑料丰度为595.27 items/L,可见黄河入海口微塑料丰度大于黄河下游,枯水期微塑料丰度大于丰水期。同时对比其他河流,黄河属于微塑料污染较重的河流。(6)黄河入海口表层水中微塑料丰度与距离河口远近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并且枯水期和丰水期都有此规律。研究分析该规律与黄河口的多种水文条件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有关。(7)基于不同时期和区域的微塑料形态、粒径、表面特征和材质等赋存特征,推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中上游的生活洗涤废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放废水。综上研究结果已达到预期目标,并且为进一步评估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计算全球河流微塑料入海通量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对完善河流微塑料通量计算模型也重要意义。未来仍围绕黄河微塑料污染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以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了7个多取代1,4-戊二烯-3-醇(7a~7g);以7a~7g为原料,5 mol%Fe Cl3为催化剂,CH2Cl2为溶剂,于室温反应合成了7个螺环四氢喹啉衍生物(8a~8
以Pd(OAc)_2为催化剂,Ph I(OAc)_2为氧化剂,脂肪酸为溶剂,于100℃首次实现了1,1-二氧代苯并异噻唑导向的C(sp3)—H和C(sp2)—H活化/酰氧基化或羟基化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1,1-二氧代
选用犬15只,随机分成三组,进行了选择性再神经支配喉内收肌及外展肌功能重建的观察。两个实验组术侧声带最初恢复内收时间为术后3个月,最初恢复外展时间为术后4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实验
以轮环藤宁为起始原料,依次与溴乙酸叔丁酯,溴乙酸乙酯和水合肼反应合成了一种核磁共振对比剂螯合前体——4,7-10-三(叔丁氧碳酰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乙酰肼(4),其结
为探讨部分喉切除术治疗T3声门癌的可能性,自1981年6月至1992年12月,为32例T3声门癌施扩大发除术即垂直部分喉切除加杓状软骨及部分环状软骨板切除。喉缺损用舌骨瓣修复。
利用光电化学方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锂-氧化铜电池阴极还原反应,发现采用不同电流密度放电,该电池阴极过程有较大差别:放电电流密度较小时,电化学嵌入反应是主要的阴极过程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和云计算带来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无异于一场“工业革命”。两种技术必将引领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将是二十一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关键所在。考虑到这样的大背景,译者选取了《大数据与云计算——来自发展中世界主要行业与经济体的经验》中的第一、九、十一章作为本次实践的翻译素材,以此来介绍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本报告共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相关背景信息,包括
用0.1~1.0mA电流刺激卡那霉素致聋豚鼠耳蜗3小时。三个月后,经组织学处理用积分吸光度定量测定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Na^+-K^+-ATP酶和耳蜗传出纤维乙酰胆碱酯酶(AChE)。实验结果表明0.1mA级可增强上述酶的活性;0.4mA级酶活
在陆相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中,植物作为生产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陆生生态系统的功能,成为刻画古气候、揭示环境变化下生态结构演替的理想载体。利用地史时期植物群组成及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