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沟比和施氮量对黄土高原雨养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inhu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最大的雨养(旱作)农区,特殊的区域气候严重限制了作物生产力的提高。垄沟覆膜种植(RFPM)作为一种高效的微集水种植策略,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且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垄沟单元作为该种植模式的核心构型,确定合理的垄沟比例对进一步完善该种植方式和提高作物生产力至关重要。我们采用meta分析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meta分析定量不同垄沟比例(垄沟比>1、<1和=1)对土壤水热、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效应并确定影响其效应的关键驱动因素,并基于结果进一步指导大田试验;另外,施氮量被确定为影响垄沟比效应的关键因素(基于meta分析),不同垄沟营造出不同的水热环境,这能否与施氮量产生“以水定肥、以肥促水”的正向协同效应,进而提高作物生产力,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大田试验采用双因素(种植方式和施氮量)试验设计,种植方式包括三个不同垄沟比(40 cm:70 cm(RF40-70),55 cm:55cm(RF55-55)以及70 cm:40 cm(RF70-40))的垄沟覆膜种植(仅垄上覆盖塑料薄膜),且以传统无覆盖平作(FP)为对照;因素二为施氮量,包括180 kg ha-1(N1)、240 kg ha-1(N2)和300 kg ha-1(N3)。通过明确两因素对春玉米田土壤环境、春玉米物候、冠层建立、根系生长发育、根冠关系、根系活性和用水模式、水氮吸收利用、春玉米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效应,以确定适宜黄土高原雨养春玉米生产的垄沟比和施氮量组合。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FP,垄沟比>1在土壤蓄水和增温方面效果最佳。与FP相比,垄沟比>1、=1和<1分别平均显著提高作物产量37.65%、27.12%和31.70%,分别平均显著提高WUE 47.70%、30.00%和17.80%。基于作物产量和WUE,各垄沟比的效应受气候因素、土壤性质和田间管理的共同影响。年降水量大于600mm和年均温大于12℃时,垄沟比<1具有较好的效果,反之垄沟比>1时具有更好的效果。土壤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影响三个垄沟比效应的关键因子,但是土壤速效养分无显著影响。三个垄沟比的正效应在中等氮肥施用量下最大,且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并不受钾肥施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仅覆盖垄即可作为垄沟种植的覆盖模式。这些结果为垄沟构型的优化以及大田试验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2)本研究中,土壤温度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且仅受垄沟比的影响而不受施氮量的影响。三个垄沟比的增温效果并不是持续的,总体上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在前期,相比FP,RF40-70、RF55-55和RF70-40分别提高5 cm土层温度1.02℃,1.95℃和2.25℃,分别提高15 cm土层温度1.21℃,1.90℃和2.48℃。一般而言,垄沟比越大对土壤含水量改善程度越大,特别是0-100 cm土层,RF40-70,RF55-55和RF70-40分别平均提高4.70%,9.15%和11.67%。施氮量的增加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这存在加剧干旱胁迫的风险。施氮量的增加提高了各土层的NO3--N和全氮的含量和累积量,但是增加垄沟比有明显降低这两者的趋势。另外,垄沟比和施氮量的增加均提高了耕层的有机质含量,这可能是由于根系生物量增加导致的。上述结果表明,优化垄沟比和施氮量可以改善土壤水热环境、降低氮素损失风险,并为春玉米生长提供更有效和更舒适的资源获取环境。(3)研究结果显示,垄沟比和施氮量对春玉米的物候期存在明显影响。在N1施用量下,相比FP,三个垄沟比使春玉米出苗时间提前4-6天;施氮量的增加延长了三个垄沟比下春玉米的生殖生长阶段,这导致在N2和N3施用量下三个垄沟比的春玉米生育天数延长1-4天。垄沟比和施氮量的增加均有利于扩大春玉米地上冠层的建立,包括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的累积。在三个施氮量下,相比FP,RF40-70、RF55-55和RF70-40分别提高净光合速率9.52%、15.72%和21.88%;施氮量的增加同样有增加光合速率的趋势,但是N2和N3施氮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同一施氮量下,相比FP,三个垄沟比均通过延长灌浆活跃期增加了最终粒重,但是施氮量的增加并不利于籽粒灌浆。上述结果表明优化垄沟比和施氮量能够改善春玉米地上部冠层建立和同化物累积,为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生理基础。(4)本研究中,垄沟比和施氮量的增加均明显促进了0-40 cm土层根系生长。在三个施氮量下,对于根系长度、表面积和干重密度,相比FP,RF40-70分别平均提高21.48%、34.37%和24.21%;RF55-55分别提高35.18%、55.53%和33.91%;RF70-40分别提高47.50%、74.82%和42.40%。相比FP,垄沟比的增加提高了春玉米根系在浅层(0-20 cm)土壤的分布比例,但是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根系在深层(60-100 cm)土壤中的分布比例。垄沟比和施氮量的增加均提高了根系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与根系特征参数的改善有关。本研究中根冠比仅受种植方式的影响,且在不同生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在生育前期(V6),相比FP,三个垄沟比显著提高了根冠比这有利于根系吸收更多养分用于地上冠层的快速建立;然而在生育中后期(VT、R3和R6),三个垄沟比反而降低了根冠比使得地上部分配更多的同化物,有利于产量的形成。上述结果说明优化垄沟比和施氮量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并优化根冠关系促进地上部同化物的分配。(5)本研究通过水同位素(δD andδ18O)示踪技术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下春玉米的根系用水模式及其相关的根系特征参数。与FP相比,两个垄沟比(RF40-70和RF70-40)没有改变春玉米根系在各个时期的主要吸水土层。从春玉米的整个生育进程来看,根系主要吸水土层呈现“浅层-中层-浅层”的趋势,这与春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自身水分需求以及土壤水的有效性有关。基于“Mix SIAR”模型定量分析了春玉米在各个土层的吸水量,相比FP,在RF40-70和RF70-40下,春玉米根系增加了在浅层土壤中的吸水比例,反而降低了在深层土壤中的吸水比例。这一现象与浅层土壤水热环境改变以及根系参数的分布比例有关。另外,我们还发现根系吸水模式主要与根系长度密度和表面积密度有关,而与根重密度无关。(6)本研究中,垄沟比和施氮量的增加均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大多数情况下N2和N3施用量下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三个施氮量下,相比FP,RF40-70、RF55-55和RF70-40分别显著提高籽粒产量11.91%-13.95%、20.00%-20.48%和27.47%-30.03%。氮素累积量对种植方式和施氮量的响应与籽粒产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但是施氮量的增加降低了目标性氮输出(籽粒),并且在N3下籽粒氮素分配比例随着垄沟比的增加而降低。在三个施氮量下,相比FP,三个垄沟比均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Nf P)和氮素吸收效率(Nup E),且随着垄沟比的增加而增加。但是Nf P和Nup E遵循报酬递减规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垄沟比和施氮量的增加均导致春玉米生产成本的增加,但是由于总产出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且远大于生产成本投入的的增加,这导致RF70-40与N2或N3组合下净收益最大。基于产量和WUE,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相比其他种植方式RF70-40具有较低的氮投入阈值,即268.56 kg ha-1-274.14 kg ha-1。本研究明确了春玉米生产力对垄沟比和施氮量联合效应的响应,并从土壤环境、春玉米生长发育、根系生长、活性及其与地上部关系、水分吸收利用模式等角度揭示了生产力变化的生态和生理机制。总体而言,RF70-40与施氮量为268.56-274.14 kg ha-1相组合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净收益,可作为黄土高原雨养春玉米生产中合理的垄沟比与施氮量组合。
其他文献
常规公交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干线公交作为常规公交系统的主骨架,位于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上,连接着区内和跨区的主要客流集散点,衔接各层级公交网络,为中、长距离的城市区内出行或跨区出行服务,线路数量及长度在常规公交系统中占比高,服务能力强,是城市常规公交系统的主体。近年来,随着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我国常规公交的线路数、网络长度及公交车辆保有量虽均持续增长,但常规公交的客运量却持续下降。因此
学位
人参皂苷是一类三萜化合物,是人参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根据其结构差异可以将人参皂苷分为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和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目前,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被完整解析,但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的合成途径尚不清楚。齐墩果烷型人参皂苷的合成是以β-香树素为骨架,通过特异性位点的羟基化与糖基化修饰形成不同结构的皂苷,参与齐墩果烷型人参皂苷糖基化的糖基转移酶仍
学位
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强国的大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问题的研究需要及时跟进。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新框架体系的提出,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要素体现出新的包含与交叉关系。依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总体要求,城市交通有了新的内涵,强调“规划协同”实现“多规融合”。针对这一新形势,本文进行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要素效应分析及动态模型构建研究,目的是为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同研究做基础性
学位
随着现代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增材制造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模具设计、航空航天、汽车、医疗以及生物科学等领域,尤其为小批量、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制造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制造过程无需额外支撑、一次成型异形构件、材料选择范围广、可循环利用材料等特点,在用于小规模制造和高端定制产品中具有较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产品和零件
学位
花青素是植物体内的天然色素,参与自然界中植物器官的色泽形成和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等重要的生物过程。Aft(Anthocyanin fruit)型番茄品系LA1996的果实在光照下可以积累大量的花青素,其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MYB—bHLH—WD40三元复合物调控,其中WD40和MYB转录因子的作用已经明晰,然而bHLH转录因子介导番茄花青素合成功能的研究仍是空白,尤其在植物激素诱导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功
学位
锌指蛋白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拟南芥转录因子YIN YANG(AtYY1)是拟南芥基因组中176个锌指蛋白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拟南芥AtYY1受脱落酸(ABA)和盐胁迫诱导,进而调控干旱胁迫应答反应,但其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解析。通常,植物为了抵御干旱需要强壮且多样的根系系统来提供水分和养分。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假设:AtY
学位
马铃薯是1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4大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它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受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但马铃薯的产量受病害减产严重,在这些病害中,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导致马铃薯产量减少的主要病毒,所以选择了PVY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地区PVY发病率的提高,许多PVY重组株系被发现,其基因组结构相似但致病性差异却较大,这种现象引起了
学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人类最重要的主粮之一。因此,提高小麦产量对养活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至关重要。三雌蕊小麦每朵小花中可结3颗籽粒,具有很高的增产潜力。对三雌蕊小麦的研究将对小麦高产育种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基础。小麦的芒结构也对籽粒产量有很高的贡献,且具有防止动物啃食等诸多其他功能。本研究以三雌蕊、双芒小麦4045和单雌蕊、无芒小麦植洛乌麦为研究材料,对三雌蕊性状和芒性状进
学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光热资源丰富,作物增产潜力较大。水资源短缺和土壤贫瘠限制了该地区作物产量潜力发挥。沟垄集雨种植技术作为一种节水高效的栽培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提高该地区作物生产力,然而在不同施肥量和补灌模式下沟垄集雨种植调控冬小麦水氮利用效果缺乏系统研究,不仅制约了冬小麦产量潜力挖掘,也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于2016–2020年在宁夏南部典型半干旱区开展4年沟垄集雨种植(以传统
学位
Yin Yang 1(YY1)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随着近些年研究的深入,YY1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潜质也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同。一般情况下,在转录水平,YY1与带有其结合位点的启动子结合,招募p300,EZH2,HDACs等多种组蛋白修饰酶,通过调节染色质重构进而调控基因表达。在蛋白水平,YY1通过位于氨基酸201-226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