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RAPD、ISSR和AFLP)的方法,首次对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所使用的品种共计108份,其中中国地方品种100份,分别来自广东、福建、浙江、广西、四川、湖北6个省,育成品种8份,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用区分甘薯品种最基本的9个形态特征:株型、茎端茸毛、基部分枝、干物质含量、叶形、叶色、薯皮色、薯肉色、薯形,可以将104份甘薯品种完全区分开,表明中国甘薯地方品种形态变异丰富,其中福建和广东的地方品种形态变异较大,且地方品种形态多样性高于育成品种。基于形态特征产生的聚类图与已知育成品种的系谱图不吻合。 2.用30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9对AFLP引物对108份甘薯品种进行扩增,分别扩增出218条、239条和245条多态性带,可将108份甘薯品种完全区分开。AFLP在揭示多态性水平和实验的稳定性上高于RAPD和ISSR,表明AFLP可以作为甘薯遗传多样性分析的首选标记。 3.根据ISSR标记产生的聚类图与育成品种系谱图完全吻合,表明ISSR可以有效地鉴定已知亲缘关系的品种。综合3种分子标记的数据对108份甘薯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组群,且与育成品种系谱图吻合。 4 根据RAPD、ISSR和AFLP计算得到的遗传距离,表明地方品种间遗传距离变异幅度大,分别为0.0537~0.9418、0.1678~1.4800和0.0227~0.9676,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594、0.5725和0.4754,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中国是甘薯次生多样性中心。 5.对不同地区内的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广东地区内品种间遗传变异程度最高,而且广东地方品种与其余地区的地方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认为甘薯最早从中国广东地区引入,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和内陆地区扩散。 6 综合3种分子标记得到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269,并且广东的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遗传距离最大。因此,在今后甘薯亲本选配和品种保护上,应重点考虑该地区的地方品种。
其他文献
2009年7月22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将使文化产业核心领域的传媒产业站在一个新的时代起点上,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两岸三通,更是为福建传媒产业提供了一个
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是高校共青团的职责使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受到各种冲击,导致大学生网络意见的表达存在"个性化、碎片化"的特征,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务实化、复杂
数学焦虑具有负效应,而数学成绩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数学兴趣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可以以实验班学生在“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实验中,数学成绩、数学兴趣较对照班
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一种从印尼荔枝中分离出的益生菌,广泛用于肠道疾病的防治,本研究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对布拉酵母菌在防治肠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
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了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锈裂破坏的原因和规律。从微观上看,锈裂破坏是由于锈蚀宏电池形成的坑锈;从宏观上看,锈裂破坏是混凝土施工质量差、设计不足
肠杆菌科细菌、霍乱弧菌、难辨梭菌、幽门螺杆菌和原虫等病原体感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布拉酵母作为一种益生菌,通过抗微生物、免疫调节、肠道屏障、增加肠道营养等方面
隐喻是闽南谚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人们交际交流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闽南谚语中的隐喻形式丰富多样,是谚语的语言张力与认知解读的重要因素。闽南谚语隐喻的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用VITEK-60细菌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测定,药敏分析采用K-B法。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主要在重症监护病区和呼吸病
本文通过参考中注协最近发布的《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结合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件的分析,针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审计风险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