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越式跳高自奥运会列入比赛项目后,很快成为一项普及性极强且受众程度较高的田径项目。随着时代的变迁,跳高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背越式成为目前全球最高端的跳高技术之一。近年来专家对背越式研究不在少数,然而基本都是高水平运动员为主,忽略了基层的二级运动员,尤其对高等院校运动员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正是因为各大院校相继建队,并加强训练,给国家队不断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因此,高校良好的选材、训练以及比赛,成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多数专家研究大都选取单一视角,分别对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学进行研究,缺乏三者结合同步研究。本研究选取山西大学体育学院田径队跳高二级运动员3人,在保证实验前未进行剧烈运动情况下,采用Vic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四块测力台以及表面肌电采集仪器,三机合一的方法对三名受试者完整的起跳动作进行全面分析;并依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试图对比本校运动员在动作技术层面同国内优秀选手的差距,从而为今后的科学训练予以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研究的主要指标包括:起跳开始瞬间的身体重心高度和速度,在不同时相髋膝踝的角度,完成起跳的时间,离地瞬间的速度和角度;起跳腿在不同方向受到的反作用力;肌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均方根振幅和肌电积分值等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三名受试人员在起跳开始阶段,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有所减小,这可能与被试者腿的肌肉力量以及倒数第一步步长较长有关。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值,但是仍然与国内优秀水平选手差距较大。受试人员的重心高度方面,起跳脚着地时刻和摆动腿最大缓冲时刻对比相对较高,对加大蹬伸距离不利,影响完成动作效果。(2)三名受试人员在起跳过程中,膝关节的角度在缓冲阶段,也就是起跳腿着地瞬间到最大缓冲瞬间,除田××外,其他两人都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角度范围内。田××则因膝关节角度较小,导致缓冲受阻,不能很好的过度到下一阶段。在重心经过垂直面之后,三人的膝角并没有完全充分蹬直,不利于快速腾空。(3)三名受试人员由于起跳腿的腿部力量欠缺以及踝关节柔韧性、力量较差,蹬伸距离小于国内优秀运动员。蹬伸不充分,跳起垂直速度就会减慢。同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带动,也会利于快速离地。(4)三名受试人员的起跳总时间,较国内优秀运动的总时间长。主要体现在缓冲阶段和蹬伸阶段的时间都长于国内优秀运动员。缓冲时间较长,不利于快速蹬伸。蹬伸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蹬伸时间越长,蹬伸的速度就越慢。这都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腿部相关肌肉。(5)三名受试人员的腾空角度同国内优秀运动员做比较,差别不大。被试者的运动水平和国内优秀运动员比差距明显,但是三人的起跳动作还是比较好,稳定性强,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腾起角度。和国内优秀选手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6)三名受试人员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较好,在不同方向上的反作用力曲线图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这与其长时间的训练有很大关系。(7)三名受试人员的肌肉肌电特征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起跳腿肌肉开始发力的顺序为:股二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臀大肌→股直肌。起跳腿肌肉结束发力的顺序为:比目鱼肌→臀大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腓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肌肉贡献率小到大依次为:比目鱼肌→腓肠肌→臀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