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校中段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发展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运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篇幅最大,内容层次最为丰富的一个节点。在小学中段,数学运算的学习要占据很多时间来了解运算方法和技能,数学运算在小学、初中、高中直至高等教育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详细的要求,呈现连续性,影响着学生数学能力的长远发展,比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当中的“知识技能”部分对所要掌握的运算知识和技能进行了规定。数学运算在“数与代数”部分体现较多,从课标架构来看,数学运算在“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中多有提及,是其它三大板块知识技能的重要载体,数学运算是数学思考的重要开端,是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字面上看,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共同合力,所以认识“四基”能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能够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增权赋能,这都与数学运算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结,数学运算对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及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彰显国家教育事权发挥着枢纽作用。古德莱德(Goodland)的课程层次理论证明,每一级课程开设实施,其效果按照20%呈递减效应映射,学生真正学到的经验课程只有20%(100%计)。这是在理想的条件下所预计的效果,而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功底、专业学习观念、职业效能感的参差性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学习习惯的波动进一步降低了教学实际效果。数学运算知识不扎实;运用程度不够灵活、正确率不高的症候,教师对课程理解浅层化;教学设计机械、老套;教学过程呈现程式化;与国家课程要求背离;专业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引发了学者讨论和争议。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必须从阐明学生在数学运算时的教育特点入手,尊重学生在数学教育发展方面的价值追寻,区隔学生学习运算的主体作用和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构建基于能力发展为企向的、适合小学中段数学运算教育的教学建议及其日常运算教学管理体系。本文对小学中段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统计,采取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量表测试和问卷调查、访谈,借助EXCEL和SPSS25.0工具进行方法论分析,按照发现问题,提炼干扰因素,得出结论,提出教学建议的程序进行,希求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可行性实践教学参酌。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陈述本次研究的缘起背景及意义,接着概括了专家学者在数学运算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并就几个核心概念做了界定。第二部分以数学运算何以可能“成人”的角度,阐释数学运算能力对于个体生命教育发展的终身价值,指明数学运算的教育功能共同体角色。为深度切入数学运算内核,本文结合现实诉求与数学运算理论发展前景,从数学运算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和德育价值共四个环节透视数学运算本体上的生命自觉价值,更好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运算能力科学协作提供锚基。第三部分对小学中段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的运算方法和作业完成度以及总体水平进行质性分析,打破影响学生数学运算水平提升的“迷思”,解开数学运算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之间的“思维之争”,实现运算思维从离身“天险”到具身“通衢”的僭越。为此先从教师的角度研判学生运算能力困境,再从学生的角度对其进行指向性问卷调查,以教学中双位主体模式对所存在问题进行合理探津。第四部分从第三部分观视与调查视角下探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有心无力”的问题症状,叩问学生在发展上的运算成因,从传统教学上教师主控的“以教定学”模式到现代教学凸显民主化“以学定教”中的学生主体。笔者遵从课程与教学理论倡导,立定于课程价值的忠实取向,拿捏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分担角色,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分切入内,由表及里,实现两者间运算症候路径的剖析。第五部分这一块,笔者按先建议后实施的逻辑闭环式脉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小部分以本文前期调查结果进行成因分析为理据,为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给出四个实践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1.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运算问题的过程经历。2.增强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在数感培养方面(1)要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2)在运算中渗透数感;(3)在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过程中注入数感。在符号感培养方面(1)重视字母表示数的教学;(2)使学生能够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抽象出符号表示的变化规律;(3)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符号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3.重视基本运算和原理的教学:(1)研究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运算概念和原理;(2)指导学生切实感知并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3)加强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数学运算其它内容以及其它学科的联结。4.重视四则运算的教学:(1)注重口算、加强估算;(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3)重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知。第二个小部分根据所提建议提炼核心要素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进行准实验研究,对整个研究实验过程进行了预期规划和准备,为后面得出可靠数据提供保证。然后对学生的前后测成绩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分析问题,总括现状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在认知教学法干预下,学生的数学运算水平与同侪比较提升效果更好,实证出本文提供的数学运算能力改进举措是行之有效的。第六部分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回顾总结,因受限于研究时间和笔者才疏学浅,故反思研究不足之处,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补齐短板。
其他文献
家校共育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家校共育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其活动组织形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联合学生家长的力量,双方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等方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可以寻求学校的帮助和指导,提高自身的育儿水平,增强自身关于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学校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
期刊
期刊
一、选择题1.财务报表是对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包括下列组成部分:()。A、资产负债表;B、收入费用表;C、现金流量表;D、附注。2.财务报表某些项目的省略、错报等,能够合理预期将影响报表主要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关于重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要性应当根据政府会计主体所处的具
期刊
期刊
汉服,又名华服。狭义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广义上,是以衣物为物质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汉服历史悠久,《周易》里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历经数千年变更,汉服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表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宝藏,与中华传统饮食、建筑和汉字汉语等共同构筑成恢宏的中华文化大厦。
期刊
"对分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2014年由张学新教授提出。本文通过对"对分课堂"涵义、核心和价值的分析发现,将其引入大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更加清晰地阐述"对分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把酒问月》为例进行分析,从课前与学生的提前沟通,课堂上时间划分与课堂活动划分,以及课程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仔细阐述,发现"对分课堂"对于大学语文
期刊
一、选择题1.《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中所称的政府储备物资,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实施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进行抗灾救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特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A、在应对可能发生的特定事件或情形时动用;B、由政府单位存储;C、其购入、存储保管、更新(轮换)、动用等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专门管理制度规范;D、归属于政府会计主体的存货。2.下列属于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