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猪与杜洛克猪正反交F1代肉质性状、肌内脂肪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陆川猪与杜洛克猪正反交F1代及亲本陆川猪进行了屠宰测定,肉品质测定和肌肉组织学测定,对比分析了正反交Fl代的杂交效果及其与亲本间的差异。采用QRT-PCR方法技术测定了陆川猪、杜陆猪和陆杜猪背最长肌中与肌内脂肪相关FAS、LPL、H-FABP、UCP3、Adiponectin、PGC-1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了三组猪背最长肌中的LPL、MDH、ACC的酶活性及其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与IMF含量的相关性。从分子机理方面探讨正反交杂交优势及其更优的杂交组合,对于发挥我国优良地方品种猪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利用外来品种猪与地方品种猪杂交培育新品种提供科学分子理论依据。1、在屠宰测定方面,陆川猪与杜洛克猪正反交F1后,均较好地遗传了杜洛克猪体型大、瘦肉率高、眼肌面积大的特性,弥补了陆川猪体型偏小、瘦肉率较低的缺陷。杜陆正交猪在屠宰率、眼肌面积方面显著高于陆杜反交猪,说明杜陆猪在胴体性状方面的改良效果稍优于陆杜猪。2、在肉品质测定方面,正反交F1代在肉色、系水力、剪切力、pH值方面均接近于亲本陆川猪,但三组间均差异不显著;在肌内脂肪含量方面,陆川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杜陆正交猪,杜陆猪显著高于陆杜反交猪,三组猪间肌内脂肪含量均差异显著,说明肌内脂肪倾向于母系遗传趋势。3、在肌肉组织学性状上,陆杜反交猪的肌纤维密度高于杜陆正交猪,肌纤维直径低于正交猪。杂交F1代均位于两亲本间,但是陆杜反交猪更接近于亲本陆川猪,说明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倾向于父系遗传趋势。4、在肌内脂肪相关酶活性的测定中,三组猪背最长肌中LPL、MDH和ACC的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与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LPL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呈显著负相关,MDH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呈显著正相关,ACC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5、与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研究中,在三组猪背最长肌中FAS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相关性不显著;LPL和UCP3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H-FABP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呈显著正相关;Adiponectin基因表达量与背膘厚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与肌内脂肪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GC-1α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无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盐酸帕西罗西汀作用于抑郁症治疗中的整体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者(n=26)以及对照组(n=24);对照组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2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62例纳入
目的:分析29例糖尿病肾病伴尿毒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护理的经验.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9例糖尿病肾病伴尿毒症的患者,采用居家护理方式护理,作为居家组,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择取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和简单护理,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肠胃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肠胃炎患儿作为参考对象,通过数字抽样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
一、育种目标 育种家都知道要认真研究育种目标,但众多的育种单位真正育成能大面积应用的品种仍属少数。原因在于育种者对实际生产需求的认识不一致,不能结合本单位人力物力
家蚕浓核病毒是感染家蚕的四种主要病毒之一,主要通过食下感染,与其它浓核病毒不同,家蚕浓核病毒只感染家蚕中肠上皮组织的圆筒型细胞。患病蚕呈现空头,下痢,吐液等症状,是蚕桑生产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临床路径用于小儿阑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42例患儿随机均分观察
目的:探讨89SrCl2治疗多发骨转移癌骨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科89SrCl2治疗患者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25~78岁;其中肺癌24例,前列腺癌24例,乳腺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