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山西、江苏、河北、四川四省不同地区的比较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行为持续地受到发展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的差异,每个国家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行为具有各自的特点。甚至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省份),其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 本文研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及其性别差异问题,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在区域间比较各因素作用的差异,从而得到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此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论文利用农户调研数据(河北、山西、江苏和四川四个省8个县)和文献查阅的统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行为及其性别差异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文章分别对非农就业、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以及每一省份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模型估计。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干部、家庭成员的最高教育水平、家庭中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和老年人人数、地区变量(以河北为参照组)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是:河北省44%;山西省26%;江苏省43%;以及四川省47%;不同省份男女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各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程度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亦各不相同。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在不同省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不同。从总体上看,个人与家庭特征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个人教育水平与家庭负担的幼儿数影响最为显著。对河北和山西两省而言,发展初中教育对当地女性非农就业可能性的增加作用显著;对江苏和四川两省而言,发展高中教育作用最显著。另一方面,相比于江苏省,其他省份家庭中的幼儿数量不利于当地男性和女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可能性增加,减少新生儿出生数量对提高非农就业的可能性作用显著。
其他文献
MQ8 2 60 A曲轴磨床横向进给系统 (图 1 )中的半螺母 2是用 HT2 0 0制成 ,属易损件 ,需定期更换。我们在维修机床更换半螺母时发现 ,相同型号的半螺母尺寸 1 1 1 .5mm(图 2 )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对信息充分的享受是社会中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信息的传递则成为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电信业由于肩负着信息传递的功能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
科学技术合作是实现科学技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可用科学技术资源的一种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加强东北三省的科学技术合作,有利于打破部门和地区封锁,共享科学技术资源,同时有利于加强科学技术传播与扩散,提高落后地区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作为统一的地理单元,地缘关系紧密,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互补
本文对寿光市全国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行总结,归纳生产和管理中的做法,以期为本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以及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不断降低。虽然有心想学好,但缺乏掌握词汇的方法和技巧,长期以往,在学习过程中常
课改已经走过了将近十三个春秋,回归到当今课堂教学现实中,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课堂上大量机械性的重复训练,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等一系列问题远没有彻底解决.让课改真实地
凌池芳,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安全办主任.出生于1954年的他即将退休,离开付出巨大心血的岗位.虽然视力下降,检查工作不时要戴上老花镜,但安定镇45个村庄、87家企业一直在他的注